第394章 闹事-《明末好女婿》


    第(1/3)页

    如皋,这里临近海边,到处都是杂草丛生的盐碱地。受海水的侵蚀,这里的土地土质极差,耕种粮食根本不行。

    不过这里的百姓大都是盐户、灶户,根本就不依耕种为生,他们靠的煮海制盐,然后卖盐换银,用银买粮。

    在内地价格昂贵的食盐这里遍地都是,哪家每年不制作个几千斤?

    只要在海边铺上一层细沙,等海水潮起时,细沙吸附海水,待风吹日晒干后,便成卤沙。然后过滤,蒸煮,便可得到食盐。

    程序不是很多,过程也不复杂,但由于这个年代生产效率极低,灶户们每年盐产量不是很多。然后需要按照一定价格上缴盐运使司规定的数量,然后还要纳税,所以盐户灶户们的日子过的很苦。

    因为在内地卖出高价的食盐在这盐区根本不值钱,盐户一年下来辛苦煮盐,很多时候连一家人的温饱都不可得。

    按照太祖皇帝制定的户籍制度,人户以籍而定,天下所有的人都有自己所属的户籍。而煮盐的百姓则属于盐灶籍,大明百姓籍贯定下,子孙相传,不得更改。太祖朱元璋希望天下百姓能够各司其职,这样社会秩序才会稳定,才不会乱。

    种田的就只能种田,军户只能吃粮打仗,煮盐的祖祖辈辈只能煮盐。

    当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穷人有富人。在盐区同样有很多的富翁,家产甚至能比过扬州的大盐商,这些富户就是所谓的富民、豪灶。

    这富民、豪灶是盐户中的豪强,已经脱离了煮盐的沉重苦役,靠的是替盐运使司收缴灶户的盐课,购买灶户缴纳盐课后剩余的食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

    所以这些人虽然仍然是灶籍,实际上却相当于坐商,勾连在灶户和盐商之间,从事着食盐专卖的生意。

    富民、豪灶在当地盐区的势力极大,手下一般会养着众多的打手帮闲,普通的灶户根本不敢越过他们把食盐卖给他人,盐商们也不敢越过他们私自收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