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刚说徒弟就有拜师】-《我从书单来》
第(2/3)页
唐墨道:“就怕旦旦小馆这颗小树苗,留不住你这只金凤凰!”
唐墨这番话,已经不再有一点儿敷衍的心思,而是他的真心话。
经过这一番长谈,他知道霍青青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作家,她有商业眼光,也有管理天赋,更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方面,就算杨天佑可能也远远不及。
霍青青说的没错,专业的事情必须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好比旦旦餐饮的注册他不自己弄而让张姐去跑是一个道理,旦旦小馆要扩张,就必须要有各种专业人才作为基础。
唐墨对于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有点小聪明,有点小机灵,爱动脑筋爱专研,做起事情来有毅力和韧劲,两年的互联网职业经历也培养了一定的眼光和见识,但他并不擅长管理,更没有实际操盘一家公司或企业的经验,就连耳濡目染都没有,这是他最大的短板,而且这个短板在短期内无法弥补,绝非是看几本书凭空脑洞一番YY一番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霍青青能够加入进来,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只不过,她除了投资,真的有考虑过出力吗?
唐墨不敢肯定。
霍青青绝对不缺钱,而且她既然拒绝了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免试录取选择了写作,无疑对写作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对商业的兴趣,她会因为旦旦小馆改变初衷?
不过,世间之事就是这么奇妙,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往往转念之间就变成了可能!
比如猫厂创始元老蔡崇信在1999年放弃七十万美元年薪投奔马爸爸,工资只有五百元。
比如孙正义和马爸爸从未相识,见面六分钟就敲定了投资。
比如互联网圈子里,很多公司创始人只是见了一面,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只在网上聊过天,便天南海北抛家舍业聚到了一起。
……
张姐只是在一旁若有所思的听着两人交谈,并没有打扰,唐墨原本还想再与霍青青深入聊一聊,不料旦旦小馆的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人。
唐墨定睛一看,竟然是昨天被杨天佑粉丝刺激了的“传媒大学第一帅”。
传媒大学第一帅手中拎着几个透明塑料袋,袋中是些芹菜、桂圆之类的东西,还有两根蜀地特产干肉条,进来之后,颇不安的看了眼霍青青和张姐,走到唐墨跟前将塑料袋递给他。
“你这是干嘛?”
唐墨站起身来,但不接东西。
“看他的意思,好像是要拜你为师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