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吴海明的介绍下,陆雨和卞良吉也终于对如今的市场有了一些了解。 整个世界范围内,华夏茶,尤其是红茶的地位都不是很高。 而且华夏所出产的红茶,大多都是按照欧美的调饮口味制作。 即味道浓酽,汤色红透,适合调饮为主。 而清饮的红茶,则主要在一些口味独特的人群中流通。 原本东方国家诸如华夏、东瀛的茶客比较喜欢清饮。 但在以欧美领衔的“流行风”的引领下,大部分人亦是都放弃了这种喝法。 如同陆雨在茂祥茶楼所看到的清饮红茶的情况虽然也有很多,可清饮茶已经不是这个世界市场的主流。 在这个世界大部分人看来,清饮红茶就好像喝不加糖和奶的咖啡一样。 听起来高大上,但却并没有多少人会去尝试习惯。 这种情况与陆雨原本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至于华夏红茶,则因为地位不高,制作方式偏向于量产,所以在国际市场上通常被称为廉价货。 即便是出口到欧美国家,亦是不被高端人群所接受。 只能在超市之类大卖场中出售,或者干脆制作成大规模瓶装饮料。 而真正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打响的茶品牌,一个都没有! 这种情况类似于陆雨原本所在世界的肯尼亚。 肯尼亚是世界上红茶出口的大国,甚至就连原本世界的华夏市场都有肯尼亚红茶的一席之地。 只不过华夏人却鲜少知道肯尼亚的红茶,更遑论肯尼亚的红茶品牌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吴海明的制作的茶品质不错。 但却也并不能卖出真正的高价。 相同品质的红茶,如果出产自印度阿萨姆或者大吉岭等地的话便不同了。 购买价格绝对可以达到吴海明这个价格的十倍以上! 按照吴海明的话说。 他之所会签这两个国外订单,完全是为了今后的量产来打基础。 一旦有了精品茶出口订单,那么在国内的行情就会水涨船高。 等到量产的时候便能够借此炒作知名度,卖出一个较好的价格,甚至有可能更进一步打出自己的品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