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百万巨资,不是那么容易拿的。 长处即短处。 魏公公知道南都那帮人肯定不会痛快交钱赎人,因为,那帮家伙也知道他魏公公断不敢“撕票”。 公公如今尚未修成结石,所以撕大明侯爵和伯爵的票,便是再给他长两个鸟也是不敢的。 而南都那帮家伙在无法再以武力解决他魏阉的前提下,谈判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和出路。 考虑到绑匪不敢撕票,那么这场谈判对魏公公就相当不利了。 甚至,弄得不好,那几个宝贝很有可能砸在手中。 因而,公公事先做了很多准备,一定要空手把狼套住。 只是,没想到来的是刘伯温的灰灰灰孙刘荩臣。 对刘伯温这人,民间评价相当高,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不过在魏公公看来,刘伯温这个伪元蒙古鞑子的孝子贤孙可配不上这等评价。 从刘基不过被太祖皇帝授了个三等伯爵,还叫诚意伯,就能看出太祖皇帝对这位大谋士的态度了。 诚意诚意,你刘伯温缺什么,太祖就给你什么。 ……… 当年太祖皇帝在南京登基,诏书就是拟自刘基之手。 诏书开头便是“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 这一段用公公前世的话讲,就是写小说的夹杂私货,三观有问题,屁股不正。 太祖皇帝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登基诏书却承认伪元正统,这显然是自相矛盾,且让人匪夷所思的。 后世以此说那蒙元便是中国,再为后来的伪清提供同样的法理依据,说什么元清皆中国,根子就是出在这份由刘基等蒙元孝子贤孙所拟的太祖登基诏书。 太祖皇帝显然发现了不对,但诏书已颁天下,更改不得,这才有此后若干国书中出现的不断强调蒙元非中国,非正统的由来。 元非我类,入主中国百有余年! 曩者我中国为胡人窃据百年,遂使夷狄布满四方,废我中国之彝伦! 上帝好生,恶不仁者。向我中国自赵宋失驭,北夷入而据之,播胡俗以腥膻,中土华风不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