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昆仑山典藏楼-《尘骨》
第(2/3)页
不过,对于后来的经文,他清楚地记得在书中特别着了单章来提示。提示的便是在修炼下文时须得掐诀,并且讲求坐姿与手印的结构。
他林苏青是堂堂男儿,便是以左手为阳,所以是以左手的虎口环抱右手的四指。因此,盘腿便须得是右腿在外,与手的方向相反。
同时两只手的大拇指指端,须各自轻触另一只手的手心凹陷处,使得交错的拇指构成太极的双眼,而其余四指则恰为八卦。
以此负阴抱阳,便于掌中构成了太极阴阳八卦图。
这对修炼必然具有极大的辅助之意,因为以此方式,可于打坐之时,使自身自然地贯通体内的阴阳之气,并且会在体内形成一个封闭的气场。
由此,便是以自身入太极八卦。
心会自然而然地静下来,先前于第一层与第二层所学的经法无需刻意的去使用,也会自然而然地得以体现。那么对于接下来的经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实所有的经法在修习之前,都要首先做到心静。必须先洗心涤虑,对境忘境,使外想不入,使内想不出。
须得心如泰山,不云不摇;待得心神开明,与道为一。方可自然而不强求地达成——无视、无听、无感,进而万事俱忘——忘物、忘天、忘己。
而盘此腿,结此印,便是可以助他后续的修炼事半功倍。
……
正值意识空寂湛然时,林苏青忽然于虚无的一片洁白的意识之内,看见了一扇门,是清晰可见,与先前体会第三层与第四层前所见的门完全不同。
这时所见的这扇大门并非空空的单凭意识认为。如果说那扇门是因意识所存在,那么这扇门便是存在于意识之中,它是的确存在。
大门洞开,有光亮从门内照出,闪着金屑。光照得不远,却恰恰与林苏青打着照面。他正打算起身时,这才发现,门内照出的光的尽头竟是跟前的白玉璧,又好似那光正是从白玉璧发射而出,尽头正是那扇门似的。看不出源头在哪里,也看不出终点在何处。
不过他看懂了一点——这是通往昆仑山典藏楼的门,而他即将要起来的,是他的意识,不是他的肉|体。
过了门,方刚一脚迈入,那门便自行后退了几步之远,随即归于一记漩涡,随即归于一点白光,随即归于虚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