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反常-《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2/3)页
汤因比笑着说道:“在巴黎的时候,我有幸在内茨尔先生那里看到一篇你写的《欧洲的革命和和解》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了我巨大的冲击和启发,我很难相信,你竟然还这么年轻。”
听了赫莱因的翻译,周南索性也不用半瓶水都算不上的英语了,直接用德语说道:“我现在的所有文章,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写出来的,先生在过去的发表的许多文章,都是对我人生阅历的启发也是我一直研究的方向。今天能够见到先生本人,是我最大的荣幸。”
“我们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吧。”他看了看周围围着的人群,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里似乎太拥挤了,我现在已经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赫莱因笑道:“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对历史和社会学非常热情的学者,汤因比先生的到来,让我们每个人都兴奋异常。我们也希望能够听到先生的一些意见,所以请先生允许我们能够在一边聆听。”
汤因比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先阅读一下周先生的文章,所以我希望能够暂时保留我的思想态度。”
周南听了翻译,知道了汤因比的想法,立即说道:“大家的热情我们也不应该直接拒绝,不如这样,先让汤因比先生完整地看一下我的拙著,然后再请汤因比先生向大家进行点评。”
汤因比听了翻译之后,有些惊讶地说道:“你似乎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有信心,我可不会口下留情呢!”
周南谦虚地笑道:“正是要听听先生的意见。”
对汤因比,周南其实还是很喜欢的,不仅因为他的才华,更因为他对中国的态度一直很好。在西方的学者里面,对中国抱有好感的人不多,对中国充满乐观的学者更不多,但是恰巧汤因比是其中最出名的。
他曾经说过自己最想出生的地方就是中国,并且那句十九世纪是属于英国的,二十世纪是属于美国的,二十一世纪是属于中国的。这句话就出自这位学者的口中。
所以,周南愿意迁就他,尊敬他。
经过一番商议,汤因比答应了会在看过周南的完整文稿以后,跟周南来一次公开的研讨。不过时间被推迟到了三天以后,因为他要用三天的时间先阅读一下周南的著作。
周南听了他的决定,立即让凯莉和罗腾图姆为汤因比整理出一个房间,让他暂住在塞纳尔别墅。
这个安排也是汤因比愿意的,因为目前完整的文稿还不能离开别墅,即使几家出版社,也仅仅拿走了上册的文稿。
对于自己的这本书,周南当然是充满信心的。他甚至敢自夸,这本书的深度不弱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并且比《历史研究》更具有宏观的视野还更通俗易懂和有趣。
因为他这本书里面不仅有老斯的主体方向,内容也比老斯的要丰富的多,更没有老斯在细节上的错误。里面加上的大国崛起的内容,有着后世无数学者的研究,比现在任何一个学者的思想都要完整。
只要汤因比不是故意打压,他就不会从里面挑出太多的错误,吹毛求疵。
汤因比的到来,周南还有高兴的一点,那就是他本来就是一个古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研究大师,周南目前书里面遇到的一些困难,也能通过跟他学习来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