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品茶论道,国画山水-《山野杂家》
第(2/3)页
“钟南山上有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李长青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不沉淀一番又如何能做到呢,对孟云城道。
两人在竹林下兰花旁,饮着清茶闻着花香,引经据典谈论着其中的道。
李长青对《论语》、《大学》、《中庸》的独到理解,往往让孟云城赞不绝口。
而孟云城对儒家古典礼仪的阐述,也弥补李长青底蕴不足的缺陷。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孟云城依依不舍地离开小木屋,李长青一路相送直到到后山。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李兄止步,以后常来请教,希望不要嫌烦。”,孟云城道。
“呵呵,欢迎欢迎!”
李长青笑着,品茶论道也是一件雅事。
一夜风雨,李长青给两只黄鼠狼幼崽喂奶后放在自己的房间。
开始试读四书中的《孟子》篇,是孟子弟子门人记录其言行的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德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其中有一些篇章,李长青小时候学过,但此时读起来却有更多的深意。
风停雨歇,太阳初升。
李长青用袋子装好来带着水珠的韭菜,去到李家坳小学。
即便是周六放假休息时间,学生们依旧得来到学校晨读完后能回去。
“李兄,早!”,孟云城主动跟李长青打着招呼道。
“孟兄,早!沈老师去哪呢?”,李长青见沈若琳不在问道。
“鲁美国画专业的老师带着学生来写生,沈老师到岭下乡接他们去了。”,孟云城道。
“国画专业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