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距离龙椅极近的大殿的一角摆放着笔墨纸砚,荀彧静立一旁,神色没有任何的变化。 叔侄两人不约而同交织在了一起,目光复杂,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刘协因为贵为亲王,立于刘辩身旁不远。 看着依然稚嫩的哥哥,虽然两人同父异母,却也是流淌着相同的血液。 他看到了刘辩见到他的喜悦,他心中何尝没有一丝欣喜。 只是有的事情已经注定,刘协神色微微复杂,随即不再多想。 关于下方百官的信息出现在了他的脑海。 大殿中,功臣、列侯、将军及其他军官在西列队,向东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向西而立。 看着下方的百官,刘协真期待自己君临天下之时,百官朝拜,又是什么样的情形。 文官方面,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秩万石, 三公领之下九卿,九卿秩中二千石。 太尉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 司徒领太仆、鸿胪、廷尉三卿。 司空领宗正、少府、司农三卿。 东汉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和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 而军队方面,有大将军、骠骑将军秩万石、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秩中二千石。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次列于九卿,位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次列于九卿,不常置。 因此,此时在大殿的武将不多。 “汉以孝治天下”,“孝”是汉代统治者所提倡的,在汉代的影响力也是深刻的。这个“孝”不仅要求孝其父,而且要求孝其母。 而正是因为孝,汉朝的后妃多通过儿子干预朝政。 此时的何太后就坐在了刘辩身后,殿上用帘子遮隔。显然何太后也跟上了前辈的步伐,干预政事。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垂帘听政,就是始于汉朝。 何进为军方大佬,立于位,而大司马是远在幽州的刘虞,此时不在宫中。 刘协又看到了另外有三个老者立于众文官之前。 这是司徒杨彪等三公。 三公替换频繁,都是酱油货色,刘协并没有太在意。 他在意的是下方两个人。 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以及中军校尉,原虎贲中郎将,刚被何进升为司隶校尉的袁绍。 这两位可是大佬级别人物啊。 曹操(字孟德)身高七尺,细眼长须,皮肤黝黑,简而言之就是相貌平平。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袁绍(字本初)身长貌伟,行步有威,看着似乎英雄盖世,武勇群,外貌相较于曹操就要强出不少。 但是就才能来说,曹操就强于袁绍许多了。 当世知名评论家许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历史证明,这一评论非常准确。 而曹操对袁绍作为袁绍为数不多的好友,对袁绍的评价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而无疑,没有人比曹操更了解袁绍了。 刘协正眼睛乱瞟,思绪乱飞之时,突然身后传来了何太后的声音。 “协儿,到母后这来吧!” 刘协浑身浑身一震,不知道这个恶毒的女人叫自己做什么? 虽然人人都知道,是何皇后害了刘协之母王美人,但是这毒蝎心肠的女人却是刘协的长辈,若是刘协对她不敬,就是不孝。 因此刘协顿时战战兢兢道了一声诺,没有丝毫的不敬,向着何皇后所在的珠帘之后走去。 看到年幼的陈留王,许多人不禁升起了一丝同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