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又一年-《两世活法》


    第(2/3)页

    林河问舅舅和小姨父:“今年怎么样,能挣多少钱?”

    黄兴平说:“除掉人工和修车的钱,估计有个四十万出头。”

    林河又问甘继强:“小姨爹能挣多少?”

    甘继强说:“和你舅舅差不多吧。”

    林河点头,买装载机的钱都挣回来了,还有不低于十万的赢利,确实不错。就算以后随着设备老化和故障率升高,挣的没有第一年多,但一年下来二三十万还是有的。

    四号矿还能挖个四年,有了自己关照,靠一台装载机四年挣个一百问题并不大。

    黄兴平说:“明年装载机定多少,我打算还买两台。”

    这是尝到甜头了。

    林河说:“那舅舅年前就定吧,明年把租来的退掉两台就是。”

    反正他不打算再增加机械设备方面的固定投入,租谁的都是租,自然要先照顾舅舅。

    甘继强也忙说:“我也打算再买一台。”

    林河问:“姨爹为啥不和舅舅一样干脆买两台?”

    甘继强说:“我还得给人还钱,买两台钱不够。”

    林河说:“我的不急,什么时候有了还我就行。”

    甘继强就笑了:“那小宝他爷爷借的十万也先不还了,我也再买两台。”

    林河点头:“四号矿也就再挖个四年,买装载机明年就买,到后年就没必要了,干上四年机器报废,还能挣点钱,再多了也不行,舅舅和姨爹一人三台刚好。”

    两人表示明白,三台装载机确实不少挣钱。

    有林河关照,就算他们想赔钱也难。

    除非实在太倒霉,碰上翻车之类的大事故。

    林河给了王强三万块钱,说:“今年辛苦你了,早点回家去过个年。”

    王强高兴的拿了,这笔钱可不少,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五百块。

    林河在达川等了半个月,应付矿业公司的各种会议,安排留守的人员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等着拿钱,辛辛苦苦一年,年底要发工资要给外协车辆结账,没钱可不行。

    山下的人该走的都走了,就剩下了林国忠和林铎,还有陈芳也没走。

    一月中旬,矿业公司的最后一笔钱到账,林河开车回了北山。

    这个时节,学校也都放假了。

    吃晚饭的时候,林河问林河:“期末考的咋样?”

    林江说:“年级第三。”

    从年级第一落到二十名以后,再到年级第三,成绩起起伏伏也算是常态。

    有些学生小学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则一落千丈,根本原因还是诱惑太多,要么青春萌动谈恋爱了,要么迷上游戏泡网吧了,总之诱惑实在太多。

    “好好学,争取上清华。”

    林河只能鼓励,说其他的没用。

    林国忠则不同,在教育子女方面他并不擅长,只会习惯性大棒鞭策,不断加压:“不长劲的东西,要考不上清华就别上学了,明年上矿山打工去。”

    林江埋头扒饭没吭声,林河则有些无奈。

    老爹啊,子女不是这么教育的。

    可他能说什么,只能避过老爹对林江说:“虽然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就如今这个社会来说,凭你的本事能选择的路不多,也只能上矿山打工。还有一年半时间,你自己考虑清楚,不要将来后悔。”

    林江兴致缺缺地说:“我知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