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地雷阵-《阳光大秦》


    第(2/3)页

    看着图上的玩意儿,墨线连连皱眉。这什么东西,肚大颈短,毫无美感可言,干脆就是一个球,烧出来谁会要?

    而且制胎时还极为麻烦,瓶口处有两个格子,上下套在一起,下面的格子底部开有孔眼和勾鼻,似乎是栓绳子用的,可要栓绳子也该在瓶口处留鼻才对,在瓶颈里留鼻子算什么意思?于是摇头道:“太复杂了,就算制胎没问题,怕是烧成率不高,成了也不好看的。”

    “好不好看没关系,而且并非所有的瓶子都要烧出内格,这里还有一个图样,你看看。”

    “这个就更奇怪了,瓶口开得这般大,还要在瓶口内烧出薄薄的碴口?上面是要耽放东西麽?奇怪奇怪,哪里有把东西放在瓷瓶口上的?”

    墨线能想明白才是怪事了,带暗格的瓷瓶是用来做拉雷的,上面的暗格里放上燧石,再用绳子栓了铁块放在下面的格子里,用力一拉,铁块就会撞碎暗格,击中燧石从而引爆瓷雷。

    那种开了内碴口的瓷瓶则是做踩雷的,瓶口开得大,薄薄的瓷片碴口刚好可以撑住木棍,木棍上放一块薄薄的木板,用凿眼儿扣紧了,只要有人踩下木板,人的体重就会压断瓷片碴口,使下方钉着铁刺的木板迅速下落。撞击瓶口处堆放的燧石后引爆地雷。

    如今白迟购买的大量硫磺已经被秘密拉进了白家秘坊,秦岭上有的是松木,烧成木炭也是极为容易,加上带来的硝石。分分钟弄出蛋清成粒的黑火药不是难题。以白栋的手段,没有麻油也可用牛油提炼硫磺。做出的黑火药绝对远胜唐宋,弄成炸药包就能扛去炸碉堡。

    白栋还没忘记儿时看过的《地雷战》,那就是用黑火药灌进石头雷里,炸得鬼子人仰马翻;只是八爷们比较坑爹。石头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远远比不上陶瓷地雷,这玩意一旦爆炸开来,每一块细瓷片都相当于子弹的威力,邓陵子就是有金钟罩铁布衫外加十三太保的横练功夫都没用,算是死定了!

    “地雷战,嘿地雷战。炸得老邓就飞上了天......”

    这些天白栋总爱哼哼这首古怪的歌儿,偏偏声音还极小,没人能听清他在唱什么;狗剩子都怀疑他是疯了,整天呆在秘坊里指挥工匠将那些木炭、硫磺和硝石末子搅拌在一起。还必须要亲力亲为。不就是乱拌麽?我也会,几次要替白栋来做,却都被拒绝了,黑火药现在还不是真正现世的时候,就算是负责拌火药的工人也是分成几班,真正的比例只有白栋一个人知道,并不准备告诉任何人。

    弄成了黑火药,再换一批人装填地雷,选用的都是白家子弟,公输家的人只能帮着弄些木踏板;这些公输家的巧匠也不知白栋是要做什么,还以为他是上次吃了亏,要在白家庄前遍设机关,不过没见过有人会把铁刺直接连在木板背面的,这算是什么路数?是白左更研究出的新玩意儿麽?

    埋地雷的时候连李敌都没通知,就是和聂诸带了几名最为心腹的白家子弟,静悄悄地出城,打枪的不要,一路到了旱塬上的那棵大柳树前。这可真是个摆设地雷阵的好地方啊,眼前是毫无遮拦的平原,别说埋伏人了,连藏只鸡都难;在这里埋地雷不用担心会被人发觉,邓陵子能派人留书在此,说明他对这里的地形极为了解,绝不会派人来秘密监视。

    聂诸很是郁闷,他想不通白栋为何要在地下埋这些圆瓷蛋子,更不明白为何还要他跳来跳去......白栋就让他站在大柳树前方十丈处,这里是一片较为平整的旱田,左面有个夏日用来蓄水的泥潭,右面则是下坡地,斜斜生了一些酸枣子树,刚好隔开了坡下的田地。这是典型的井田,两块地之间要有树木隔断,免得农夫们因为地界产生纠纷。

    白栋不让他向前后方向跳,也不向泥潭里跳,就让他向右面的下坡地跳,而且一次还不成,来来回回跳个没完,还特别叮嘱了,要做逃命之想,拼尽了全力跳跃才成;如此让聂诸整整跳了十几次,才走到下坡地寻找他的脚印,并且以这些脚印为中心,划出了一个圈子,命人将那些圆瓷球错落埋在这个圈子中,小心安放了木板,又在木板上覆盖了泥土,让人看不出任何痕迹。

    在下坡地埋完了,又在刚才聂诸站的地方埋下许多瓷球,这次却不是用木板覆盖了,是先用一根根掺杂了丝线的麻绳栓住瓶口,再将所有绳子都拴在一根最粗的绳子上,然后全数埋在土中,绳头就藏在大柳树前的一块大青石后面。

    这是要做什么?聂诸虽是个顶级刺客,却也没用过火药坑人,想了半天才道:“难道这些瓷球能对付邓陵子?”

    “什么瓷球?我们今天没出过城,也没埋过什么瓷球,明明是去了蓝田的‘百香闾’。你把口水滴在了人家大姑娘的腿上,人家还抓住你要你赔呢,多亏我帮你赔了五百钱,否则你都出不得女闾馆。”

    “我哪有!”

    聂诸顿时急了,不带这样埋汰人的,还口水滴到大姑娘的腿上,说出去我还要脸不要了?

    “怎么没有,我说有就是有。记住了,今天我们没有埋过什么瓷球,若有人胡言乱语,那就不是我白家的人!”白栋目光掠过这些白家子弟,面色十分严肃,看来可不是开玩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