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渔樵耕读的谈话-《射雕之武穆遗书》
第(2/3)页
众人又是沉默。对于是否将这件事告诉皇爷,他们心里也是纠结的很,一方面不希望皇爷被蒙在鼓里,另一方面,又怕皇爷因此而受什么刺激。
而皇爷在这几年中,恰好又是长年闭关,即使是他们这些亲传弟子,一年也难以见上几面,所以这件事,也就这样一直搁置了下来。
武三通道:“镇南王知道了也好,否则他要是误会了那个孩子是皇爷所出,难保不会因为一念之差,而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朱子柳摆了摆手,道:“这件事不要再说了,镇南王在皇宫之中眼线众多,以后在皇宫,尽量少谈论这些事情。”
见三人都点了点头,朱子柳又对武三通道:“武师弟,你这次出去采药,还顺利么?”
武三通一拍脑袋,笑道:“大师兄不说,我还忘了。这次到十万大山采药,我遇到了一个武功极高的少年,若非是他,恐怕我已经葬身虎口了!”
众人一听,脸色都有些怪异起来,武三通差点葬身虎口?
开什么玩笑?身为南帝亲传弟子,得传了一阳指神功,居然还会斗不过一头老虎?更别说什么被一个武功高强之极的少年所救?这怎么可能呢?难道那个少年的武功比武三通还高?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在某种程度来说,也确实堪称是武林中的金科玉律。因为武林中最上乘的武功,基本上都在第一流的高手掌握之中,而第一流的高手,眼光往往也是第一流的,收的徒弟往往也是天资极高之辈。
这样一来,名师、上乘武功和根骨上佳的徒弟,就会形成一个集聚效应。所以武林中会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名师的徒弟往往也是武功极高,武功高强的人往往都会有一个厉害的师父。
而武三通,他的师父是天底下最厉害的高手之一,修炼的武功,也是武林中最上乘的绝技,至于自身的资质,能够被南帝看中,当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以说武三通的条件,在武林的年轻一辈当中,已经达到了顶峰。同龄人当中,应该没有几个人可以胜过他才对,更不要说年纪比武三通还要小的人了。
可是,现在武三通居然说,有一个少年,武功高强之极,将他从虎口之中救了出来,这让几人根本无法接受,全都一脸古怪地看着武三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