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锲而不舍-《1984之狂潮》
第(2/3)页
反正也就是听个故事。现在的条件已经是天翻地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荆建已经无心这个项目了。
“不是不是,荆老师。”王华琼连忙解释道,“不知道你和那个港商还有联系吗?这次我们羊城想直接加入进来,什么条件都好说。国家的投资部分,我们羊城能为这个项目解决的更多;专项基金问题,我们羊城也能给更加优惠的条件;包括其他问题,机械部能给的那些,我们其实都能给,而且能给的更多。”
“等等。”荆建一下子就听出了话外之音,没想到意外竟然真的发生了,“你是说……直接与地方合作?那计委的立项问题呢?”
“包在我们身上,我们保证能够解决。”
“那我还有个问题。”
“您请问。”
“……”
没想到峰回路转,居然会遇上地方政府和中央部委之间的博弈。一般来说,中央部委肯定占据绝对的主动权,然而具体项目有具体情况,在许多时候也不竟然。
比如说这个汽车厂项目,机械部那边能拿出多少政策和资源呢?由于这个项目并未列入到《发展纲要》中,也就是计划外项目,机械部最多能挤出三、五千万的资金,此外就是平价物资的调拨了。
在这里解释一下,当时平价物资的调拨权是相当重要的。像钢材、木材、石化原料等物资基本都由国家宏观调控,而各地都在大力建设,这些物资就显得相当紧张。一般来说,你光有钱还不行,如果拿不到批条,有钱都买不到这些物资。说句题外话,可见此时钢铁厂和石化厂等项目有多么高的盈利?计划外产量全都能在黑市上卖个高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