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条件.-《摄政大明》


    第(2/3)页

    赵俊臣乃是一个声名狼藉的贪官,却偏偏又势力庞大,乃是朝中的几位权臣之一,这样一来,朝中某些官员向德庆皇帝密奏弹劾赵俊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金荣虽然不是司礼监的太监,但毕竟是内廷的核心人物之一。对于这些事情也有所耳闻,再加上这些事情也不必要隐瞒赵俊臣。所以就点头道:“近几年来,确实有些不长眼的官员向陛下上密疏弹劾赵大人,不过陛下他对赵大人您信任有加,对于这些官员的弹劾皆是压了下去,并没有进行理会,那些弹劾密疏也皆是留中不发。”

    听到朱金荣的解释之后,赵俊臣轻轻一笑,隐隐有些讥讽。

    ……

    确实,对于那些弹劾赵俊臣的密疏,德庆皇帝皆是留中不发、并没有理会,但德庆皇帝这么做的原因却不是因为他信任赵俊臣,而是打算将这些弹劾密疏留作后手,准备等到今后抛弃赵俊臣的时候再一同使用。

    设想一下,等到将来的某一天,德庆皇帝突然抛出一大堆密疏,内容皆是弹劾赵俊臣,涉及了赵俊臣的诸多罪状,并且皆有实证,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是朝野震动,而赵俊臣也自然是百口莫辩,只能乖乖俯首了。

    其实,这也是帝王们的一贯手段,当帝王收到了弹劾某位臣子的密疏之后,往往会留中不发,就这么积存着,让类似的弹劾密疏越来越多,作为自己的杀手锏,等到帝王们今后某一天想要整治这位臣子的时候,再将这些密疏一口气全部抛出来,到了那个时候,这位臣子自然是再无回天之力了。

    在今年的殿试期间,试子李纯臣所提出的“磨剑论”,提议降低官员上呈密疏的资格要求,减少官员上呈密疏的程序,甚至还可以“风闻言事”,其实就是这般帝王手段的强化与深入,所以才会引起赵俊臣、周尚景等朝臣的警惕。

    *****

    所以,德庆皇帝留在手中的那些弹劾赵俊臣的密疏,对赵俊臣而言不啻于悬梁之剑,自然是让赵俊臣感到日夜难安,所以趁着这次内廷有求于自己的机会,赵俊臣却是想趁机了解一下这柄悬梁之剑究竟有多么锋利,也可以尽早的防范一二。

    于是,赵俊臣叹息一声后,向朱金荣说道:“本官自从进入庙堂之后,就一直是尽心尽力的为陛下办事,一向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会办了错事,损害陛下与百姓的利益,没曾想还是有这么多官员私下里弹劾本官,看来本官依然是做得不够好。”

    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语之后,赵俊臣突然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道:“所以,本官为了勉励自己、也是为了三省自身,本官却是想要拜托内廷司礼监,让他们将那些弹劾本官的密疏皆是抄写一份送给本官,这样一来,本官也好知晓自己这些年来究竟办了哪些错事,却不知道内廷方面愿不愿意帮本官这么一个小忙?”

    听到赵俊臣的要求之后,朱金荣顿时吓了一跳!

    说起来,那些弹劾赵俊臣的诸多密疏,确实是保留在司礼监的手中!

    但既然是密疏,就只有皇帝才有权力阅览,司礼监若是将那些密疏私下泄漏给赵俊臣,可是杀头大罪,若是这件事泄露了出去,那么整个内廷都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清洗。

    所以,下意识的,朱金荣就要拒绝赵俊臣的要求。

    不过,话到嘴边,朱金荣又突然想起了吴信泉的叮嘱,让他千万不要随意拒绝赵俊臣的要求,即使感到为难,也要先回来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于是,朱金荣犹豫了一下之后,却是向赵俊臣说道:“赵大人,这件事涉及到了司礼监,又事关重大,咱家需要询问一下司礼监的意见,然后才能给您答复。”

    听到朱金荣的答复,赵俊臣并不介意,只是笑着点头道:“这是当然,不过还希望内廷方面能够尽快给出答复,毕竟,现在本官还要与内廷交接西厂与内承运库,这件事还是尽早处理了为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