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密语-《品妆》


    第(2/3)页

    谢梵烟将眼睛凑近,仔细看,一字不敢错漏。

    “阿煜,你又哭了是不?你若看到这段话,定是你哭了。不哭,阿煜,最后听姐姐的话。我走上这条路,不甘不愿,却再没有选择,如今再往回看,我也本有幸福的可能,可惜一时心软,救下一人,却从此风波不断,祸事连连,到如今,走投无路,你且记一句,好生活着,莫寻姐姐死因。那日应当近了,我已有预感,不知他可难过,让他莫要难过。

    阿煜,你记得我们从前定的密语么?”

    这是姐姐的话,一行行读罢,那身影仿佛自折扇中悠悠而出,语调神情犹在耳边。不,那已是自己的身影了。

    谢梵烟看罢,心里惑极痛极哀极怒极,虽然并不清楚这一句句是什么意思,但知道姐姐的那一杯毒酒是多么的不甘不愿。

    谢梵烟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折扇上的字迹随着水迹慢慢蒸发,直至消失。折扇上重现两个少女的笑靥。

    谢梵烟拿起桌上的茶盏,小心倾倒出些微剩的茶水,字迹重显,谢梵烟一字一句的记在心里。

    直到字迹再次消失,才将折扇收在怀里,认真想这件事。

    姐姐无疑是聪慧的,直到她若身死,妹妹必会去,去,则还会帮她收拾遗物,见到旧物,睹物思情,自会流泪,而泪湿则字现,便会发现这段话。

    这是姐姐留给妹妹最后的话。

    偶然中的必然,一环扣一环,少了一环,这段话都不会显迹。

    可是,为什么呢?

    不过算是一封私密的信,一份遗书。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看看里面的内容,似乎无不可告人之处。

    仔细理了理思路,一是说姐姐是被逼而死,不甘不愿,死而有憾。二是说本能幸福,却错救了一人,是说与姐夫么?那时世子对姐姐那般好。脂容脂玉说是姐姐冷待了世子,世子如今才是这般。那么错救一人,祸事连连,便是对世子陈瑾瑜冷淡的原因么?错救了谁?又有哪些祸事?姐姐不是被蕊珠公主逼死的么?是另有他因?

    与那殿下有关么?殿下是蕊珠公主么?

    三是说姐姐被逼自尽,并非甘愿,因为她说那日应当近了,便是感觉到有人想迫于她,走投无路。

    最后,让他莫难过,是谁?

    谢梵烟想起一个身影,心里一痛,直觉姐姐最后牵念的定是此人,陈瑾瑜。

    因为每次看到陈瑾瑜,内心总会衍生出许多温柔情绪,温柔中又带着酸涩和疼痛。这是不属于自己的那份感知。

    陈瑾瑜在这颗心中,从来是特别的存在。

    只是,为何陈瑾瑜会变成这般,独宠丘漓月,冷落并蒂苑?

    谢梵烟闭眼,再想了一遍内容。

    怎么看,这都是一封寻常的家书,除了最后一句。

    你还记得我们从前定的密语么?

    密语?

    记忆悠悠,回到儿时的青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