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眼光-《工业之流光岁月》


    第(2/3)页

    机身正面只有一个大开口设计,而看那密密麻麻地插口触角,这让王安电脑过来的工作人员心里有些好奇,同时,又总觉得哪里还没猜到。

    弯下腰,仔细地研究一番,终于猜出一些东西了:“这是板卡插口,你们把这接口单独放出来,是要打算在这里设计可快速插拔的板卡?”

    北美方面将卡带接口统称为板卡接口,亚洲地区受到小本子影响,大都将其称之为卡带口,但意思都一样,大家也都能理解。

    “没错,由于6502微处理器内存大小很一般,而我们要用它实现汉字文档高速处理,这就只能采用硬件接口方式,使用后效果挺不错,反应速度和宕机率都有很好控制。”

    PC电脑在办公使用中,有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其中的反应速度指标直接影响办公效率,而宕机(死机)率则影响使用体验,甚至是文档信息安全,能把这两个方面控制好,付出点小的代价也并非不能忍受。

    好奇地找到一台已经打开的电脑,随手在键盘上胡乱按下一些按键,屏幕上紧接着就出现:和小暖孤撒胡大......

    终于,汪正国看到了熟悉的汉字输入模式,即: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电脑屏幕上会出现一串中文词组供选择。

    这绝对是巨大的突破,因为在此之前的汉字输入法,那都是按下键盘之后敲确认键,然后会直接在文档中出现汉字。

    在以往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导致汉字的输入无法进行准确选择,往往很多时候会出现尴尬:同音字、形近字跳出来强刷存在感不要太轻松。

    八十年代最火的中文输入法,那当然是五笔输入,但王永民正式推出第一个版本得要等到86年,这样自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实际来说,上位面的倪光南在开发出联想汉卡时,人家就附带安装有输入法,早期的汉字输入法实际是多种多样,而联想汉卡能够独占鳌头,和它自带的输入法也有很大关系。

    这一次,倪光南教授也终于不负重托,还是顺利在卡带上集成了一系列汉卡技术,最关键的问题已经解决,实用化的这一天终于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