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迷惑-《三国之帝临天下》


    第(1/3)页

      “是!”贾诩拱拱手,深深望着桌上的行军图,摇头说道:“尚书如此布局,意图不过是逼刘备出樊城,刘备帐下谋士按理说也看得明白,但是,就算他们料到尚书心思,亦不得不按照尚书布局行事……死守樊城,死路一条,在下以为,刘备必然弃樊城而走!”

      “刘备有把握在五千轻骑以及三千虎豹骑手中脱身?”一旁的司马懿插嘴说道。

      “嘿!”贾诩眼中精光一闪,抚须哂笑说道:“也并非没有办法,尚书,别忘了,樊城乃荆襄重地,城中乃有二三十万百姓,所谓鱼目混珠……”

      听闻贾诩所言,司马懿面色微变,喃喃说道:“你是说……”

      身旁司马懿亦是有些错愕,略感佩服地望了贾诩一眼。

      “尚书,眼下刘备要脱身,唯有此法!”

      “……”皱皱眉深思半响,司马懿转头对一名青年说道:“士季,代我去一趟襄阳!连夜去!”

      那名青年微微一愣,当即意会,拱手微笑说道:“是,尚书!”

      刘玄德,你当真会这么做么?

      眼下刘备的处境,比之历史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懿似乎是铁了心要将刘备结果在此了,不过樊城中二、三十万倒是个麻烦,若是勉强攻城,非但麾下刘军会伤亡惨重,更为牵连城中百姓……

      果然,最好还是叫刘备主动撤出樊城,只要给他留下‘一线生机’……

      刘备弃樊城是肯定的,司马懿一行人也好,诸葛亮等人也罢,其实双方都明白,困守樊城,不过是坐以待毙罢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刘备准备何时弃城南下,又用何种方法,要知道,此次,司马懿是决然不会留情的……

      由此看来,最过可行的,不外乎贾诩说的,鱼目混珠!

      樊城王宏官邸!

      刘备、诸葛亮等人亦在商议如何突破刘军包围,南下江陵。

      毕竟,因贾诩提醒,司马懿断了刘备一行人水路,是故要去江陵,唯有走陆路,然而此刻樊城之外,却有二十万刘军包围,只待刘备一行人出城,那么随之而来,便是司马懿大军!

      对于此等逆境,简雍、孙乾、糜竺等人长叹不已,毕竟,刘军势力实在是太过庞大,又兼襄阳之中蔡瑁有投刘意向,也就是说,走陆路去江陵,几乎是有去无回……“司马懿给我等出了一道难题啊!”孙乾苦笑着望了望身旁沉思不语的诸葛亮。

      见屋内气氛太过沉闷,王宏插嘴说道:“樊城如今仍有一万三千将士,刘军虽有二十万之多,然分别于樊城三面扎营,兵力分散,或许我等仍有一战之力……”

      “哈!”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妙计,张飞大笑说道:“不若这样,我等夜袭一处刘营,此刻刘军定是以为我等正苦思退路,万万不会料到我等竟然袭他营寨,不需多少兵马,给老张我三千将士,我便为兄长拿下一营!”

      “翼德。”刘备微微一叹,摇头说道:“尚书外遣两路大军,主将一者乃是张绣,一者乃是曹性,两者皆是将才,独自设营,岂会不防我军夜袭?亦或者,三弟欲袭尚书大营?”

      张飞摸摸脑后,讪讪说道:“自然张绣与曹性了,我便不信,此二人能算到我军夜袭!”说罢,他望望屋内众谋士,皱眉喊道:“总好过在此枯等吧?妙谋、妙计,从白日想到入夜,也没见你等道出什么好计策来!”

      “翼德!”关羽见刘备面色不佳,轻斥一声。

      给关羽一喝,张飞嘀咕一句,不再说话,不过他方才说的,却叫刘备帐下众位谋士面色有些尴尬。

      “啊,三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孙乾干干一笑,打着圆场说道:“不过刘军显然早有提防,是故遣数千轻骑充当探马,巡探于樊城之外,若是有办法避过这些轻骑,三将军之策倒也可行……”

      “你等文人说话就喜拐弯抹角,不行就不行,照实说便是,欺老张我听不明白怎得?”张飞嘀咕一句,随后见兄长刘备皱眉一瞪,急忙讪讪说道:“兄长莫怒,三弟我不说话就是……”

      “唉!”望了张飞半响,刘备暗暗叹了口气,随即转身对孙乾与诸葛亮说道:“军师、孙乾,备不才,实是想不出如何突围,还需仰仗二位,还望不吝赐教……”

      “岂敢。”见刘备开口问计,诸葛亮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微思一下,凝重说道:“司马懿如此布局,是为避免攻城致使刘军伤亡惨重,是故逼迫我等弃樊城而走,围三缺一,用心险恶,其遣数千轻骑在外,无非是监视樊城动静,一待我等弃城而出被刘军轻骑探到,那么司马懿首先会取樊城,断我等归路、唯有向南逃逸,随后,此人便会遣大军追击我等……而如今樊城将士大多是步卒,骑兵甚少,一旦被刘军赶上,唉……亮心中是有一计,或许可解此围,不过用与不用,还需由主公裁断!”

      “唔?”见诸葛亮面色很是凝重,刘备眼神一凛,抬手犹豫说道:“究竟是何等妙计,还劳军师道来……”

      “是!”诸葛亮拱拱手,凝重地望了一眼屋内众人,缓缓将心中计策道出。

      “不行!断然不行!”刘备拍案而起,屋内众人亦是面色微变,默然不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