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院里修史等一应杂物,今年自有多出的人手来应对,犯不着这位大人太操心。倒是因为江大人的急流勇退,谢大人与内阁的联系便多了起来,那些个诰敕,拟诏之类的事情便由他牵头负责。 忙则忙矣,却是满心欢喜,心甘情愿地忙。 毕竟偶尔内阁的阁老们下来看看,也改为由他接待,这一来二去,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与夏首辅,岳次辅等常来翰林院的大人物们的关系近了不少。 尤其是待人没有架子的岳次辅,甚至还悄悄透露了信息给自己,说这位在家养伤,即将来翰林就任的小林公子将来可必将是陛下的心腹之臣。 虽然言语之间很是模棱两可,但隐隐透露出的意思自己听得分明,这朝中逐渐展开的都察院改革,便是出自面前这位少年郎之手。 他明白眼前这位少年人虽此时品级不高,但日后的升迁指日可待,所以待他很是亲切和蔼。言语之间虽不至于是巴结讨好,却是比寻常热情几分,表达出了足够的善意。 谢大人不仅细细为小林公子讲解了修订前朝今朝的典籍究竟有什么要点和避讳之处,还为他详细介绍了内阁几位阁老的性格爱好。 林甫听着修订校订的事情听得是昏昏欲睡,一听这位谢学士说起了内阁的几位阁老们,顿时来了兴趣,心中暗道这位大人很是好心知趣。 稍作闲聊之后,谢谦递给了林甫一张名单,上面都是直属于他,平日里做修订工作的时候可以调用的庶吉士和典簿等官人员的名字。 林甫接过名单,行礼谢过谢大人,这便到自己厅内工作去了。 按理来说,自己上头的官员到任了,下面直属的官运们总要意思意思,宴请一下长官。翰林院虽然不是彻彻底底的官场,却也是有这个习气的。 只是小林公子并非是那么高调的人,所以虽是接受了常佳纪等人的感谢宴邀请,却是没有急着按名单去找自己下属的那些官员。 因而小林公子编制下的这些个庶吉士和典簿们,并不知道自己顶头的这位修撰已经走马上任了,这修撰的厅内也就只有小林公子一人。 小林公子把典籍翻到本朝部分正在修订的地方,尝试着开始做修订工作,毕竟这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自己一动手却是发现这典籍修订也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