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紧迫感-《老板》


    第(2/3)页

    虽然王犁天的学历不是太高,但是,毕竟他在高三时也是尖子生,写一些小文章还是能够应付。

    这次王犁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无限的夸大溜索上事的事情,并且,在文章中更是把这里有一座山隔开了两省,让无数村民无法得到展的详细情况都写了出来,大谈打穿了那座山就能够造福数万群众,改变几个县落后面貌的事情。

    这是第一篇文章,第二篇文章就是讲述金龙湾风水的事情,这事就有些胡编的意思在里面了,大谈全县的龙脉之地是金龙湾,这里是龙气的汇聚之地,更是讲到下一步一条穿山公路贯通之后,这里的龙气就有了腾飞之象,反正写得王犁天看了都觉得这里应该是一个好的地方。

    第三篇文章主要就是讲这里的展情况了,重点就是松林村的开之后,一个万亩药材基地的建设,围绕着万亩的药材基地,金龙湾这里必将成为县里面的新区,甚至政府都会搬迁到这里来办公,一个大的药材交易市场也会在这里建成,到时这里就是一个聚材之地。

    三篇文章虽然在专业者的眼里并不是很好,但是,作为用来宣传的文章还是合格了。

    王犁天又配上了最近以来他得到的一些相片,把相片一配上之后,大家只要一看就变得非常的直观了。

    弄完了这三篇文章之后,王犁天感觉到还是不够,这只是这边这个省的情况,如果要打通那座山,涉及到的就是另外一个省了。

    想了一下时,王犁天又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nJ县的贫困情况拿了出来,弄了一篇文章,大谈南江省的贫困,大谈领导们的不作为,大谈那里出现了**问题却是并不去管贫困群众死活的问题,引伸出的就是新班子无视展,逆流而行的行为,也指出了改变落后情况只需要打穿一座山,把两省连续起来就能够实现的重要性,当然了,王犁天一直都在收集着南江的材料,这次就列举了不少可以通过这条公路销售到外面的山货。

    四篇文章弄出来之后王犁天看了一阵就苦笑了,这种文章还真的不能让人知道是自己搞出来的,到时得罪的人有些多。

    想了一阵时,王犁天的双眼一亮,自己不用的话,难道就不能够送给一些想出名的记者?

    王犁天相信许多急于出名的记者是需要这东西的。

    想到这里,王犁天就在网上开始查找几个省里面报刊媒体的邮箱。

    找到之后,王犁天就把自己写好的这些东西都传了过去。

    王犁天知道自己写的这些东西算是一些资料,如果要报道出来的话肯定那些记者会进行一些加工。

    当然了,王犁天也担心他们都不弄出来,如果不弄出来的话自己就白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