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大宋武夫》


    第(2/3)页

    童穆和黄彦节并肩出了寝居。黄彦节问道:“总管为何要为陛下出主意,许他亲征?”

    “官家不过冲龄,若是现在就躲在深宫中不问战事,或者运筹深宫之中,干涉千里之外,这样的皇帝,真的是大宋之福吗?”

    童穆这样说话,可谓有些大不敬,但黄彦节知道童穆日常的悖逆之语更多,太后信任他,皇帝也称他为大伴,断不会因为这几句话而治罪童穆。

    “可是,官家亲征,无论胜负,都不是什么好事。若是胜了,便坏了太后垂拱而治的局面,让官家威压宰辅,此例一开,后患无穷。若是败了,受损的又是大宋。”

    童穆笑道:“陛下是大宋的皇帝,保住大宋江山是他的职责。亲征若是胜了,官家一言九鼎,旁人岂有话说。若是败了,误了他自家的江山,又何须旁人置喙。”

    童穆这番话说得毫无顾忌,黄彦节只有羡慕的份,若是自己说出这等话来,只怕是立刻掉脑袋的份,而若是自己把这番话传了出去,童穆会受到什么样的损害不好说,自己长期以来保持的对童穆提鞍点镫的形象可有毁了。

    “王妃,吴娃入宫的事情,被小皇帝自己后延了,还说什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你说可笑不可笑。”康王赵构对自己的王妃邢秉懿道。

    “陛下毕竟未满十五,有此振兴之志,妾身为大王贺。”

    “呵呵,”赵构干笑了两声,“只可惜吴娃要等上一段时间,等陛下回来,才能再说入宫的事情。”

    “李相,陛下要亲征,却也说不上错啊。”何栗劝说李纲,“道君、靖康二帝北狩,民间颇有谤言,说二帝没有担当。眼下陛下决心振作,吾等做臣子的,总不能泼冷水,浇灭了陛下的雄心。”

    李纲心头也往复挣扎了好久。以他的本心,不同意皇帝御驾亲征,但他却有三重顾虑:

    一来,政事决于宰执,太后皇帝垂拱而治,虽然人人称颂,说这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皇帝就是皇帝,亲政了还不能决策,总归是大阿倒持。皇帝才十四岁,就算李纲能够把持相位到死,也难保皇帝会在他身后算账。

    二来,自金国入侵以来,虽然打过一些胜仗,但大宋是在节节败退,连皇帝都要南下避敌,还在寿州吃了大亏,确实需要皇帝做出一些举动,来振奋军民的士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