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知恩图报一家人-《大宋好时光》


    第(2/3)页

    “大郎、二郎要是有浩哥儿的运道就好了,可惜……两个孩子没了,将来到了地下,我该怎么向他爹和大伯交代?”

    说话间,杨田氏泪流满面,泣道:“要不是还有雪丫头,我真想投了渭水随他们哥俩去。”

    杨浩连忙劝道:“婶子切莫有此念头,你还有女儿,何况杨叔还在!”

    “他爹怕是回不来了!”杨田氏抽泣道:“他爹去年被征去定川寨修堡寨,结果赶上党项人出兵,官军败了,死了好多人,县府没给家里抚恤,说是他爹被掳走了。”

    党项人!定川寨!

    杨浩留意到这两个关键词。

    党项人建立的西夏,那么而今应该是宋朝。宋夏之间曾在定川寨有过一战,好像是在仁宗庆历年间。

    庆历!

    熟悉历史的杨浩对这个年号一点都不陌生,他立即想到了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想到了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

    宋朝是华夏历史上比较富足繁荣的朝代,而宋仁宗又是宋朝口碑最好的皇帝,而今算得上大宋最好的时光。

    还好!

    不是兵荒马乱,战火绵延的乱世,杨浩已经庆幸,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杨田氏兀自道:“我听人说,北边的延安府有很多人被党项兵掳走,都是有去无回,他爹恐怕也回不来了。”

    党项兵掳人?应该是捉生军。

    西夏人口少,所以常年派兵在周遭掳掠人口,称之为捉生军,宋夏边境的延安府是重灾区。还有屡次宋夏之战的俘虏,大多是要不回来的。

    如此说,这位杨叔恐怕真回不来了。

    没了丈夫,子侄尽亡,对一个古代妇人而言,是无比悲惨的事情。杨浩不知该如何劝慰,这时候,任何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娘,我饿了!”杨田氏怀里的小女孩轻声呼喊一声。

    是了,女儿大概是杨田氏而今唯一的精神支柱。

    杨田氏闻声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掀开之后是一张面饼。

    “最后一块了,吃吧!”杨田氏伸手将面饼递给女儿的瞬间,目光扫过对面的杨浩。

    随即面饼一分为二,半张饼递到了杨浩面前。

    “浩哥儿也饿了吧?拿着!”

    杨浩愣住了,灾荒逃难之时,食物就是命,何况她刚才说这是最后一块饼,竟然分了一半给自己?

    “婶子,你和妹子留下吃吧!”尽管肚子在咕咕叫,但杨浩拒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