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天下午。 呓言先生的微博上面一篇文章,引发了许多人的注意。 题目为《马说》。这篇文章抒发了郁郁不得志的感情,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字数虽短,却字字珠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请恕在下才疏学浅,请问这篇文章的意思,说的是……呓言先生去养马了?” “的确是才疏学浅,画眉深浅入时无,只怕你还以为说的是洞房花烛吧!”这篇文也不是那么复杂晦涩的,甚至可以说是简洁明了,看到有人提问,立刻有人嘲讽道。 “哈?” “千里马,伯乐,看到这两个词,你竟然还以为是养马的!” 这个地球上,也是有伯乐和千里马,只不过在历史上这话也就停在了伯乐善于相马这里。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呓言先生对人才的渴望,还对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于是呓言这篇充满了哲学与智慧的经典文章,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对的,但是却出现了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没错,甚至还引起了唯心主义和唯物的一次争论。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是天才,只是缺少一个伯乐!不少人一看,立刻引为知己,惊为天人! 当然,也有人好心的解释了一下。 这意思是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能有千里马。因为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只有伯乐,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吃一顿能吃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他是千里马,所以像喂普通马一样喂他。吃都吃不饱,怎么能日行千里呢! 一边鞭打着千里马,一边又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