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年之后-《曹夫子》


    第(2/3)页

    所以,曹耀对他们进行了现代特种兵的高强度训练,目的就是能够很好的在各种战斗环境中,生存下来。

    有过曾经做纸的经验,曹耀在一年时间里也用纸来撰写出记忆当中的军事理论兵法,用来传授军官以及扎里军事思想。

    虽然,大部分军官以及扎里对比并不感兴趣,但他们知道,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能更好的打赢这场战争,他们就算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好硬着头皮学。

    在认真学习后,他们居然也被那样打仗的奇思妙想深深吸引,打呼奇迹。于是乎,也摩拳擦掌,准备与外族大干一场,来试一试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

    于是乎,曹耀就给他们准备了一场军事演习,让他们练练手脚。演到一半,曹耀忽然觉得手痒了,也去参与其中,结果可想而知,惨不忍睹。

    在受教育过后的扎里等人,觉得面子有些过意不去,就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准备再次与曹耀大干一场。

    一年里,曹耀做的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写了几本书籍,然后教化众人,大肆降低全国的文明程度,普及年轻一代的知识。

    强制孩童读书写字,开化他们的智商,这是未来强国的目标,也是他们接受新思想最好的年龄。

    关于渔业的展,曹耀在政府层面是大力支持的,它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与农业的现齐头并进,而与渔业连带的副业的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在所有副产品中,船舶的展却是最大的。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船只的大小与抵抗性,而且还未船增加了指南针的古代导航,这样的船只,几乎达到了赤壁大战时的风采。

    而随着各项工作的大力展,手工业的进行曹耀也没有忽略,而是在技术和思想上,大力支持。

    就这样,随着各行各业的持续展,人们暂时摆脱了以前的饥饿贫穷,迎来了划时代的展。

    先,在创国之初,曹耀安排了傣佤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整个夏朝的人口为五千五百人,而一年后的今天,人口普查现实人口数为六千人。

    也就意味着,曹耀在执政一年内,随着举国事业的蓬勃展,在大力鼓励生育的情况下,人口达到了堪称奇迹的增长。

    在这样的国力面前,曹耀觉得,胡厥族已经不足为虑了,甚至再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大胜归来。

    “举国迁移到新建帝都的事宜安排的怎么样?”

    由于曹耀的影响,使得国家上下的风俗有了一定改变,他们现在商议事情,都是在会议室中,大家坐曹耀明的桌椅,开始商讨的。

    傣佤回答道:

    “一切安排就绪,只等你一声令下,我们就举国迁移。”

    “大哥,我就不懂,为什么我们建造的城池,是三万人万人居住的?而要知道,我们整个国家,都只有六千人。这样,太浪费国力了,为了赶工,我们的军队可都一起上了。”

    扎里不解的问道,三万人的城市,举国上下一起支持,耗费一年,才有这样的功绩,这不是浪费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