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中国的版-《工业中华》
第(2/3)页
“噢………………那就好办了,我看两日足矣”王文韶微微一笑“此外,秦总督答应与江南制造局共同改制新式洋枪之事,中堂大人带话了,什么时候能够开始!”
“随时………………”赵烈文哈哈大笑,两个老狐狸互相都找到了各自的需求。
淮军在越北的战争中已然看到了护**先进的火器,早就琢磨着跟进而如果能获得技术力量自制的话,这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不过考虑到之前仿制老毛瑟的成本竟然比直接购置还要贵一倍,所以双方达成了一个小小的协议,由南洋系派出工程师,对现在江南制造局生产的步枪进行改良,这样的话,可以节约成本。
有了共同的利益,广州案的裁定自然很快就有了初步结果,对荣保等几个主犯之罪,王文韶认定应该重罚以杀一儆百,好好杀一杀这八旗军的风纪,而对于广州将军长善的处置,他自然也与赵烈文交了底,只是夺职待勘,毕竟镶红旗这一支的亲贵可都在京里活动呢。
三日后,赵烈文向王文韶赠送了秦大总督的开山之作——《海权论》,这本书虽然未曾公开流通,只是作为南洋海军指挥大学的教材之一…不过从张佩纶那边流出去的片段,王文韶这等耳目灵敏的高官早就听到过了。
而作为大清少有的重视海防的文臣,也是少有对军事教育有独到眼光的官员,王文韶就曾经兴办多北洋武备学堂、育才馆、西学水师学堂等明显有着新时代特征的教育部门…这让秦铠很自然希望也向他灌输一些海权的理论。
这海权论并非什么独门秘籍,而是一种观念,这时代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陆地就能获得优势的时代,茫茫大海、铁甲巨舰,才是未来存世的基石。
为这次满族将军与汉族总督之间的政治斗争盖棺定论之后,王文韶非常有兴趣的接受了赵烈文的要求,在广州黄埔造船厂参观了正在吨船坞上铺设龙骨制作的巨大商船。
站在这代表着工业〖革〗命最高成就的重工业巨型机械面前…看着长达数十米的龙骨被巨型吊床轻松的搬运到船坞里,这样的震撼,忽然让王文韶有了一种呼之欲出的灵感,从二十余岁投笔从戎,进入淮军担任李中堂的幕僚,作为一个以修身、齐家、治国为最高追求〖中〗国学士型官员,国家遭受的屈辱,他这种游走于帝国顶层的官员最是清楚。
但是如何御辱于外…却让他苦寻却不得………………
结束后,王文韶忽然开口说道:“惠甫,我可听说南洋水师是威武之师…今日来了,何不带我一观!”
这倒是让赵烈文一愣,忙解释道:“水师都已经出海训练去了,没有个把月估计回不来,恐怕夔石兄要失望了!”
王文韶微微一笑,却没有任何失望的表情,两人笑眯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客套话,等到他回到客栈,立刻有随行十几个亲兵来报,他一一叫进来仔细询问一番…脸上的表情却是愈加严肃。
而与此同时,总督衙门里,赵烈文坐在偏厅里,情报司的欧阳庆则在一旁坐着,不时又穿着奇怪的情报司的军官送进来一些信笺。
“王夔石还是这般的喜欢做小动作……”赵烈文摇着扇子,若有所思的轻声说道…不过神情、语气还是一般的轻松。
欧阳庆此刻也是波澜不惊,从一介学生到军中的智勇战将,在血火考验中成长为现在南洋体系中最让人敬畏的人物,虽然他不怎么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却疯狂的爱上了教官交给他的这份事业,只有真正投喜到这其中,才会明白这份事业的无上价值,所付出的一切都尽有所值。
对于面前这个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坐上南洋体系核心高位的赵先生,说实话,从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有些看不明白,不过他丝毫没有怀疑过秦总督的眼光,而这一次对于朝廷来的钦差,赵烈文的安排更是滴水不漏,甚至还预见到,这位淮军出身大佬,必定会借这次机会做些小动作。
果然,王文韶来了之后,除了飞快的处置好案子,他随行的亲兵却开始全方位的通过广州将军府、知府衙门了解南洋系统的一切情况,不过……这一切都在情报司的掌握之中,广州将军长善倒台在即之时,欧阳庆就立刻乘虚而入,金钱、美女、威压、恐吓,种种手段之下,将军府已经布下了不少暗桩。
而对于王文韶手下这些人生地不熟的亲兵,派上些知府衙门和广州将军府的老油条,很快就把他们给哄得团团转,根本打探不到任何的消息。
而这正是让王文韶心惊不已的地方,他想了解的东西,尽管他早就策划好,通过并不属于南洋系的广州将军府和知府衙门来打听,但事实上,亲兵和随从打探到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而自己所能了解,除了赵烈文大大方方给自己看的东西外,竟然毫无其他进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