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工业中华》
第(2/3)页
他引用了后世著名的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跌倒了,爬起来就是了,在华夏这块土地上,或许有人做买卖做的比何兴更好,但没有人会比他更能配合整个南洋的工业体系了!
而自己这批手下,可以说都是起于微末,他们对这个时代的弊端都是切身体会·在南洋体系内,他们才看到了真正的希望所在,才会云集在自己的旗下,自己的这批学生也是如此,吸引他们的·不是自己当初的微末的官阶,而是自己为他打开的那扇天窗和那片天空。
端起茶杯,喝了口他的法宝苦茶,忽然间他思想有些个跑题了卧槽,现在还在喝这苦茶提神,自从入驻婆罗洲后,马尾海运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已经垄断不少航线上的可可、咖啡的生意·当然这些东西是运往欧洲、美洲销售,换取高额的差价。
看来是不是什么时候可以设计个简单的蒸汽咖啡壶·咱也可以过一把后世的手工咖啡的瘾···…众人看这位秦总督端着茶杯发愣,也有些高深莫测,秦大总督的想法历来是天马行空,所以也见怪不怪,倒是老丁觉得自己这得意门生似乎是走神了,忍不住清咳一声。
秦铠这才从苦茶和咖啡的斗争中回过神来,看来自己又为咱国内多争取了一项新的产业,想到这里他不禁又得意了几分,他拿起桌案上的几张薄薄的纸张,笑着说道:“诸位,我近日常思,其实也很简单,”
取过桌案一侧的一本小册子递给左侧的丁日昌,薄薄不过数页,显然装订成本也多少有些勉强,封面上确实铁骨银钩般的四个黑黑的铅笔字,这显然是秦铠的特色——爱用铅笔,委实是因为他的毛笔字在这时代多少有些惨不忍睹的味道。
“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勤,我等华夏子弟,有如此优秀之品质,为何辉煌五千年的华夏,现在却被西方列强视作盘中之餐、板上之肉!”说道这里,秦铠左右扫视一番,老丁正拿着那几页纸看的十分仔细,不过肯定也听得更仔细,而自己的这帮核心成员中,显然也是听得更为仔细。
“落后就要挨打!”旁边脸上贴着一块膏药的章奎非常配合的冒了一句,惹得丁日昌也好奇的看了他一眼,这话南洋体系核心倒是偶尔会听到秦铠说,老丁却是第一次听到,未免有些惊讶的······这话太直白了,而且直白得无法驳斥!他立马猜到了这该是谁说的。
看到老丁投过来的目光,秦铠微微一笑,坦然受之,这里能说得出这种话的,也就自己了,不过今天咱要说的,可比这话更劲爆。
“章奎,这话人人都懂,华夏之众四万万,英吉利不过万人,然英吉利殖民之土地万平方公里,3倍于我中华,殖民之人口,4万万之众,十倍于本国之民,这落后非但要挨打,还要被奴役、被侵略!”
说到这里,秦铠向身后的宋云泽、吕率作了个手势,一张庞大的世界地图被悬挂了起来,地图上的殖民地都被绘制上颜色,当然这张地图并不十分精确,但是他想表达的那个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
代表庞大英帝国的红色,遮蔽了美国以北的美洲上半部(整个加拿大)、从南非纵贯整个非洲直达埃及、占据最关键的苏伊士运河后,控制红海的要道,然后截断阿拉伯半岛,笼罩今日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这片至关重要的土地,下方则占据日后的阿曼、阿联酋,从头到尾控制了阿曼湾,将整个阿拉伯帝国彻底包围。
再向东占领印度和下缅甸控制印度洋,盘踞英属海峡殖民地(新加坡)完美控制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后,最新建立起来的殖民地,却是和秦铠有莫大关系的英属婆罗洲那片荒原,至于更远端的澳洲、纽西兰那片刺眼和巨大的红色,让在座之人都触目惊心。
三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日不落之帝国,可以说是完胜中国历代帝王任何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这样的事实,确实让人震撼·也刺激了这群已然觉醒的精英们。
在座的,海军部的将军们可有一帮,在他们的眼里,英帝国的存在更是一座沉重的大山,这崛起于风帆、大炮时代的海上列强,在大航海时代的美起航·可谓是占尽先机,茫茫大海显然早已全然不是无边无际,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这样的要冲尽在人手。
地图上除了英国外,法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白人经将整个非洲瓜分殆尽,唯一剩下只是非洲中心那样的不毛之地,但是,针对那里实质上的殖民早已开始,在先进的步枪、火炮的征伐下,非洲土著的结果显然是不言自明的。
众人震撼的目光之中·秦铠又挂起一副稍小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的东西并不多,只有数条粗粗的红线,“400年前,有一支中国人的舰队从苏州起航·完成了当时代不可能的壮举,他的名字叫郑和,因为这个人的远航,缅甸、暹罗、爪哇(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锡兰(斯里兰卡)、马马来西皆向我华夏朝贡称臣,而今,他们却先后挂起来泰西诸国的旗帜!”
这不曾揭示的历史和现实,激烈撞击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灵,即便是沉醉于工业的徐国方、忙于商业运作的吴金贵也是听得心潮澎湃·他们早就走上了一条他们当初从未梦想过的道路·但是这条路的方向,至始至终他们并不清楚·他们只是努力的向前而去,因为这是一条充满诱惑、无法抗拒的崛起之路。
今天所见所闻,他们赫然才发现,一直看起来强大无比、朝气蓬勃的南洋体系,原来只是一个才睁眼看世界的婴儿,有着太多需要他们去争取、去拼搏的事业,这种感觉尤为突出的无疑是吴金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