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鄢陵侯曹彰-《三国演业》


    第(2/3)页

    曹操进来,见武斗场凌乱,曹彰满身大汗,便喝道:“你不向往读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

    曹彰性格却非曹植曹丕等人那般城府,而是直接顶撞。

    “大丈夫当效卫青、霍去病,率十万之众于沙漠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孩儿学习武艺,只等父王用的着,必凭手中兵器,父王安定边疆!”

    曹操其实心中甚喜,若儿子个个都能勾心斗角,不能互补,自己只怕愁都被他们愁死了。

    原来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

    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彰被封鄢陵侯。

    见儿子性格刚毅,面对自己威严也不惧怕,曹操微微点头道:“好!既然你好战,此番却有一个机会,今代郡乌桓无臣氐反叛,我便命你领兵北击,你能否效仿卫青、霍去病,便在此战!”

    曹彰大喜,赶紧下拜受命。

    曹操告诫曹彰道:“在家你我为父子,受命则为君臣,一举一动皆要按王法行事,你需引为儆戒!”

    曹彰重重点头。

    原来塞外乌桓被杨锡彻底吞并后,代郡的乌桓却迎来展,领无臣氐膨胀。

    魏国外患严重,主要是来自于辰河国与西域国压力,使得魏国人心惶惶,踹不过气,于是乌桓人便想趁此机会自立,无臣氐领军五万,于代郡宣布不服朝廷管制。

    建安二十三年(218)初,曹操以其子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使其征讨代郡乌桓。

    曹彰北征进入涿郡的境内,立足未稳,无臣氐命三万军马来击曹彰,时曹彰的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五千人,战马三千匹。

    曹彰用田豫的计策,坚守阵地的要冲,死守不出。乌桓久攻不下,溃败逃散,曹彰追击,亲自与敌搏战,箭射敌骑,应声而倒。杀了半日,曹彰铠甲中了数箭,气势却更加雄壮,乘胜追击,直到桑干河,距离代郡有二百多里。

    军中长史和众将都认为部队远道而来,人马疲累,又有命令不许过代郡,不许深入敌境,违令轻敌。曹彰道:“率军出征,只为取胜,为什么要受限制?敌人还没跑远,追上去就能击溃他们。服从命令放跑敌人,决非良将。”

    曹彰说完,遂上马下令:“落后者斩!”

    经一天一夜追上了乌桓军,大获全胜,斩俘虏了一万五千人。

    曹彰过常例几倍地犒赏将士,代郡奚平。

    曹操得知曹彰大胜回军,亲召其见,曹彰走后,曹操对贾诩等人道:“我这黄须儿却不简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