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子曰-《蛮荒路》


    第(2/3)页

    不过,外界的一切纷扰,于姜尚离又有何用?

    对姜尚离来说,与其将功夫花在外界的非议上,还不如赏自己的景,看自己的书,走自己的路。

    这样闲适的生活,对姜尚离来说,其实真的真的是极好的,如果不是半个月后的就要参加乡试的话。

    乡试,想想真是让人生厌啊。

    在这片大6上,人族获得强大的力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妖族那般,锻炼筋骨皮,或者用药物淬炼自己躯体,让自己变得强大,那些征战的将士便是以这般方式让自己强大起来的。

    还有一种方式,便是体悟天地规则,从天地规则中汲取力量强大己身,或者利用力量作为攻击的手段,甚至修炼到一定境界后,能够言出法随,只言碎人魂魄,更有传闻,封圣之后,能够改变天地规则。

    这天地规则,则是被称之为道。

    从遥远的亘古,到三皇五帝,再到现在,奇异的天地规则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么长的历史之中,数不清的人杰逝世后,才气便消弭在天地之间,不过这才气并没有消失,只是消散,和天地融为一体,所以天地之间尽是才气。

    如果一个人能够和这些才气产生共鸣,便能够利用这从亘古便积累的才气。

    一个人的才气越重,就越容易和天地间的才气产生共鸣,能够控制的力量就越大,传说中的大儒有才气护身,百邪不侵,甚至能够利用才气,上阵杀敌。

    才气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之才,这般人一般都会文辞**、诗歌词曲信手拈来;还有一种便是对经义的熟悉、了解乃至领悟。

    这就是为何才名初显的李荣能够得到众人簇拥的根本原因,毕竟李荣可是口口相传的有才之人。

    修行,即是修才气,即修智慧,最后直至本心,通大道,而修行的最简单最通用的方式,就是读书,从书中体味圣人的微言大义,然后和天地的才气产生共鸣,从而体悟到历代大儒、人杰所领悟的道。

    大6现在共有国家一十有一,两个大国,九个小国,大国小国只是相对划分,差别不仅在疆域上,还在于历史。

    两个大国延续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而九个小国历史从数百年到两千年,比如大周,国祚至今方八百余年。

    大6承平数百载间,国与国之间端倪已经显现,所以为了强大国家的力量,每个国家都会挑选自己的人才。

    或许是默契,或许是约定,十一个国家选择了相同的考核方式,来挑选国内的人才,加以培养,而这种方式,就是科举。

    童子初入学,于村学、族学之中,称之为蒙童,十岁之后经过考核,可入乡学,称之为童生,当然,如果族内或者村内有大儒授业的话,当然也有人选择族学或者村学,而不选择乡学。

    姜尚离讨厌的乡试,是针对童生的考试,只是科举的第一步,一年一度,如果考核成功,就能够被国朝受封秀才,见官不拜,之后还有府试、会试、殿试等,对姜尚离来说就有些远了。

    见官不拜,这是姜尚离参加乡试最根本的原因,要不然,姜尚离还真打算不参加乡试,过着平淡的生活,享受身边淡淡的亲情,对着经历过一次生死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才最有味道。

    感受着身边微微袭过的细风,听着淙淙的流水声,慢慢的,姜尚离都有些昏昏欲睡了,他是这么想的,于是也是这么做的。

    须臾,微鼾响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