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论教育李钦宏愿-《无限之斧揽万千》
第(2/3)页
尤其是淮南这一代,有些现在有的河流湖泊后世早已不见,有些后世存在的土地,眼下还沉睡于汪洋之中——比如上海,眼下还没出现陆地。
“依照后世的地图来打仗,这是绝不可取的。”李钦一开始就明白这一点。
他从当涂建镇开始就着手于地图的绘制,为此他紧急训练了一批绘测员,以执行这样的工作。但他的根基还是太过浅薄。为了保证那些绘测员的安全,他并没有让他们深入战乱太过频繁的地区。以至于李钦自己所绘制的行军地图上,还有许多空白,根本就不如王通此时拿出来的详细。
“真是……要是这份地图是我的就好了。”看着这份地图,李钦眼里顿时迸射出恍如饿狼一般饥渴的目光。他狠狠的盯着,强自忍耐恨不得就此将地图夺下来。这不仅仅是针对眼前这张,更是针对那两个瓷桶里的所有。
如此毫不掩饰的渴望,让王通微微卡了一下,他轻轻的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是挥袖指着地图:“淮南江表皆尽在此,元华若有什么高见皆可于此试言了。”
“高见不敢当……不过只是有些不入流的小手段罢了。”李钦淡淡的一笑。他迈步走到挂图之前,在长江之南,丹阳之东的地方轻轻的话了一个圈。
“丹阳、毗陵、吴郡、余杭、会稽、宣城、遂安、新安……这便是我近期的目标。事实上,我已经完全控制了丹阳、余杭、吴郡三地,对毗陵、会稽、宣城、遂安、新安等地的渗透也在进行中。估计再有半年到一连的功夫,我将完全控制这里。”李钦微笑着说道。
“什么?”李钦的话语对众人来说不啻是石破天惊。
“这怎么可能?我怎么都不知道……”王通对此显得很是正经。
作为太原王氏的子弟,他家族中人也有不少是在各地为官,对于天下大势,他关心不多,但绝不闭塞,凡是有势力崛起,形势变化,他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里知道。
可,对于李钦所说的这些,他真的是一点也不知道啊。
“元华,不可妄言啊!”孔颖达看到王通脸上的惊讶,明白这消息王通真不晓得,顿时转过头来注视李钦,声音渐渐严厉起来。
“非是妄言。”在几人不敢相信的目光中,李钦摆了摆手:“而是按照我的布局,大隋官场都不知道我的动作才是正理——因为我并没有策动大隋的官员。丹阳、余杭、吴郡三地官府,原本该怎么样的,现在还是怎么样。他们在城中安坐,自以为太平,却哪里想得到一切都已经变了模样呢。”李钦微笑着,显得很是自信。
“咦?你这样说……”李钦言辞真切,其自信的态度令王通、孔颖达、欧阳希夷几人惊疑不已。
“元华如此说,莫不是元华想先控制县城周围的集镇乡村?”孔颖达首先惊讶起来。
没有人是笨蛋,只是他们一时间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罢了。既然李钦表现出了那样确定的架势,排除了他们所认知得正常情况,两人不是想到了并不属于正常情况的一点。
如果没有控制州郡府城,那如何掌握地方呢?
控制乡村,集镇——这些都是被官府刻意忽略的点,是留给世家门阀控制的地方。这些地方零零散散,每一点的人口物资都不是很多,但数量却是极大,林林总总相加起来所能获得人口资源远比州郡府城来的多。
如果李钦真能控制县城以外的地界,那他确实能够做到在不惊动官府的情况下达成对这些州郡的控制。
只是,想要控制乡下的广大区域需要大量官吏的支持,而李钦手下有那么多读书人么?
这一点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疑惑,也是当初他们想不到这个办法的结症所在。
直接控制乡里,对整个国家势力而言有多少好处,这一点只要有点水平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但为什么从除了秦朝之外的朝代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呢——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可以供给使用的官吏。
这个问题即使在秦朝也是存在的,只是秦朝通过将大量从军中出来的将校转化为官吏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