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二三一 训练场(二)-《穿越后周》


    第(2/3)页

    最令他们惊奇的就是士兵扛着、或两人抬着一根约三四尺的铁管快奔跑,到达地点后用特简易的支架支起,然后填入“棒子”,“点火”,倒出后继续练习。

    那些棒子样的物件应该就是那惊天动地的“天雷”。

    北征一趟众将官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士兵射击,认为他们拿的长枪有点华而不实、而且太笨重,远没有周军的长枪、长刀看着威风、用着顺手。到了训练场他们才现士兵们把长枪前边的刺刀取下插入裹在小腿上的刀鞘后,手中的长枪也是真正的“火枪”,他们从腰间的皮囊里掏出什么东西装进去之后,便能打中远在二三十丈外的靶子上,甚至还能射小型天雷!

    他们一直以为华军士兵手里的长枪是在不得已时用来近距离格斗的,没想到竟然也是杀伤力巨大的火器。难怪他们敢藐视契丹骑兵和铁鹞子,虽说这次北上的前后有五六百华军,撤退时才现他们北上的足足一千多人。参战的仅仅两三百人就击溃阿剌的数万人马,又在云州城下迫使耶律璟和谈,现在两处军营从营房规模看应在一千五六百人以上,可看到的仅仅五六百人,难道他们在别处还有军营?

    后来经王潇介绍才知道营地平时只有两三百士兵,其余人员都是矿、厂的民夫,他们叫民兵预备役。平时就在矿厂干活,做工五天军训两天,所有民兵轮流训练,军训期间不仅工钱照还给补贴。他们说准备让肃州过来的那些士兵也轮流到矿厂劳动、学一技之长,即便是将来退役也能做工养家。这次北征的预备役担任后勤,负责物资运输,按咱们的叫法就是辅兵。但他们也都经过严格训练,一旦战事紧张他们也能参加战斗,实力绝对不亚于战兵……

    李洪义等武将甚至还有幸被允许试射步枪,在士官的指导下每人试射五子弹,部分将领还试射一枪榴弹。

    不得不说这一时期的武将对火枪使用有着极为惊人的天赋,他们几乎都能枪枪命中目标。虽说枪榴弹试射时因不能完全掌握弹道及弹着点未能击中目标,但对于任何一个士兵就能随心所欲的把小“天雷”扔出百多丈、甚至几百丈远更加钦佩。

    见过天雷的威力,见过单管射架的灵活性,见过单兵步枪及枪榴弹的威力,见过华军惊人的行军度,众将官终于意识到这时候没有人能与华军对阵,无论有多少人。华军想要去的地方没有人能挡得住,无论城墙多么高大坚固。

    王溥、魏仁浦等人在北征途中已经多次询问过李会封,详细问过嘉峪关营地的情况,毕竟王著上次过去对营地的了解有些片面,特别是营地与周边官府及村民如何相处等问题。

    李会封说那些法师一般不管周边百姓的事情,百姓之间出现的邻里纠纷等事件还是由乡村士绅或当地官府负责。但有很多百姓在觉得官府断案不公的情况下,也会向营地方面喊冤。倒是营地的那些女眷们很热心为周边百姓“主持公道”,她们会督促官府重新审查、重新断案。

    久而久之,周边村民有纠纷时就第一时间把“状子”递给营地后勤,但营地方面也只是把“状子”帮他们转交给官府而已,一般情况下他们从不私自断案。

    当然,喊冤的人并不是都冤枉。也有部分百姓觉得自己跟随营地时间长,觉得营地会给自己撑腰,或者说部分喊冤的原本就是刁龘民,而官府迫于营地方面的压力也会把原先并不冤枉的案子重新变成冤案。

    真正被冤枉的人也不是每个都人品差到所有人都唾弃的地步,总会有一些人为被冤枉者鸣不平。

    营地法师及其女眷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避讳自己的错误,知道错了以后会尽快更正、弥补犯下的错误。

    早在北征途中,范质等人就迫不及待的他们传书让魏仁浦接见各路使者以便了解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