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病人-《瑕疵美人》
第(2/3)页
周琳琅咬咬唇,她当然知道这个时代读书识字的人简直就是活宝贝,哪怕是落第的秀才呢,拿着丰厚的束修前去求人家教,人家还得挑三拣四,也不是谁都收的。
老先生招的这六个学徒,家里都是贫困之辈,实在没办法了,这才狠下心把孩子卖身送到药铺来做学徒,老先生所说没错,能管三顿饱饭已经是他所能尽的最大努力了。
这位老先生姓苏,跟通县那们苏二先生是堂兄弟,只不过苏二先生背井离乡去了京城,这位苏七先生则一直待在中州。
没有苏二先生的引荐,周琳琅自己还真找不来。
尽管如此,苏老先生对周琳琅百般嫌弃。谁让她是女子呢?尽管没细说身世,可摆明了是偷跑出来的。苏二先生写了封信来,其中语焉不详,苏七先生是捏着鼻子收留的周琳琅。
周琳琅倒是认得几味药材,可那都是经过专门炮制而成的成品,苏七先生这可都是现采的或是现收的原料。
苏七先生随便拿一株药草考她,周琳琅就卡壳了,不过她会掉书袋,毕竟当年好奇翻过本草纲目,各种药草什么药性,主治什么病症,她还是能说一通的。
苏七先生按着她的脖子,让她跟自己的徒弟们学了两个多月,周琳琅才大致明白药材炮制是个极精细的过程,先要净选,通过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除灰屑、杂质以及不能入药的部分。之后要或粉碎,或切制,按药物的特性将药物制成所需的规格,其目的是使药物的成分歇于浴出,并便于进行其它的炮制。
周琳琅这才明白,药物的切片有很多规格,比如有专门切成薄片的,像天麻、槟榔,有专门切成厚片的,比如泽泻、白术,有专门切成斜片的,比如黄芪、鸡血藤,有需要切成圆片的,如白芍、甘草……还有切成丝,切成块的。
周琳琅如同掉进了百草园,目不暇接,要不是她识字,能够随时记下来,否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过目不忘。
她虽会写字,可时下的毛笔字明显功力不够,苏七先生没事就抓她做劳力,还冷嘲热讽,嫌她的字难看,不如三岁小孩子,这么大年纪,也不知道怎么长的……
初时周琳琅还觉得羞窘,可时间长了,她也坦然了,渐渐学会了应付毒舌的苏七先生。她虽然写得不好看,可好歹还会写。
苏七先生虽然言辞刻薄,可对周琳琅也是真的好,6校尉带人大肆寻查,他便将周琳琅关在后院,陪着苏七夫人,还勒令药铺里的伙计和学徒,谁也不许往外多说一个字。
时间长了,他也问周琳琅:“丫头,听你口音,你是打京城那边来的,不管因为什么,你这出来也小半年了,就不回去瞅瞅?你就不怕你家人惦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