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众妙之门-《神话明朝》
第(2/3)页
装订成册的三本秘籍,记载着一百多年以来皇室成员对于道祖体系的理解,虽然内容详尽,却只有参考的功用,无法引起卫龙的太多关注。说实话,与原时空的常识相比,其中的许多内容还停留在肤浅的层次。
然而,珍本却是难得一见,无比珍贵。
一诗,一阕阕词,一篇篇文章,无一不是名家的原稿,体现皇室的深厚底蕴。
其中就有李白的《将进酒》,开篇第一句就给卫龙留下深刻的印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大海。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一往无前,何等的势不可挡!
李白亲笔写成的一诗,除了字里行间的磅礴气势之外,还在书法中留下一股独特的气势。
那一股气势,就是李白创作诗篇的情怀,含有强烈的情绪和深刻的感悟,与诗句描绘的意境十分契合。
手持这样的一页珍本,赏析这样的一诗,哪怕是一头猪,也能身临其境,以旁观者的眼光,见证名篇创作的过程,以自身的阅历和见识,体会名家创作的情怀,岂非事半功倍?
直到那一刻,卫龙才算彻底明悟,之前自以为的高效方式是多么的可笑,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只有名家亲笔手写的珍本,配合原时空的广博见闻,才是最高效的修炼方式,没有之一。
于是,卫龙修正认知,怀着景仰的心态,拜读曹操的《短歌行》,吟诵苏东坡的《赤壁赋》,追随蔡文姬的脚步迈进《悲愤诗》的世界,徜徉于名篇巨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观摩真迹的书法,感悟名家的情绪,凝聚无数的花瓣。
到现在,聪明花的花瓣多达三百多瓣,几乎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情绪,简直匪夷所思。
由于朱雨铃敞开供应愫米、愫肉、愫茶、铜晶、银晶,卫龙每一天都是据案大嚼、奋力吸收,以至于大部分的花瓣得以迅成长。在打坐的时候,炼化愫气的度非常恐怖,几乎形成可见的漩涡。
这一天,卫龙放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再一次伸手摸向檀木盒,却意外现,空空如也。
这种情况,意味着一百多年的皇室底蕴,已经被卫龙消化完毕。
看着一朵极度繁茂的聪明花,卫龙心满意足,由衷感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时候激活天赋了!”
于是,焚香净手,怀着虔诚的态度,吟唱《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随着一遍遍的吟唱,一部几千言的经文,在天道的冥冥牵引下,经文的字数不断减少,不断浓缩。
到最后,只剩下八个字,谁也唱不出第九个字。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八字真言就像密钥一样,在卫龙的脑中瞬间联通一座门户,框住一朵旺盛的聪明花和几片真实的绿叶。
根据记载,打开门户,就是天赋。
卫龙凝出一股有生以来最强烈的意愿,吼道:“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来显灵!”
就见聪明花骤然一颤,涌起无数的情绪,凝成一把尖锐而锋利的锥子,悍然而绝然地刺进门户。
嘎吱!
门户豁然敞开,似乎轻而易举,一点也不像记载中的难度。
卫龙眉头一皱,疑惑不解,喃喃自语:“难道自己的灵魂强度胜过无数的天才?”
其实,这就是答案。汇聚两个人的灵魂力量,当然过所谓的天才。
轰隆隆!
一座伟岸的门户,转瞬之间崩解消失,露出隐藏的灵魂之海。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映出一圈轻微的涟漪,一朵极度茂盛的聪明花,在绿叶的烘托下,在海水中载浮载沉,像是自动巡航的一片扁舟,显得轻松惬意,灵性十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