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绣花针-《神话明朝》


    第(2/3)页

    想当年,李白天资聪颖,却学业未成,也很傲骄,成天不读书,只是瞎逛悠。

    有一次,他在眉州的象耳山下,遇到一位老太婆坐在小溪边,正在磨一根铁杵。

    李白疑惑不解,又十分好奇,不禁上前询问,才知道老媪是在磨针,想给媳妇绣花用。

    通过简单的几句交谈,李白得到启,被老媪的毅力感动,回去奋读书,终于创下“诗仙”的大成就,也留下磨针溪与武氏岩的传说。

    这一切,以高度总结的一句谚语,得到广泛的流传。

    如今,在龙神世界中,也有同样的一则谚语。然而,它不再是单纯的励志谚语,而是神奇的修炼功法。

    只可惜,很多人受限于封闭的教育体系,以及自身的知识和见闻,并不能真正理解谚语与愫气之间的关联,也只有原时空的卫龙处于信息时代,经历多次的头脑风暴,才能散思维,横向联想,由此及彼,迅理解并掌握道祖体系的本源核心。

    那就是同根同源的情绪。

    也就是说,空气中无所不在的愫气,必然含有一种名为“毅力和坚持”的成分。

    想想看,天底下不胜枚举的各种“毅力”,又有哪一种可以越“铁棒磨成针”的“坚持”?就算有,又有谁的情绪可以越诗仙李白的领悟?

    因此,“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必然是针字天赋的修炼总纲,肯定是提纲挈领的顶级功法。

    对于这一点,卫龙信心十足,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搞错,并且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非非。

    就见非非紧蹙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来,似乎深为赞同:“我还有一个辅助的幻字天赋,可以展现脑中的幻想景象。我现在演示一番,你帮我看看对不对?”

    不知何故,非非居然公开修士最核心的天赋机密,难道她不担心泄密吗?难道是心地纯善,没有防备的意识吗?

    “我尽量!”

    “幻!”

    一声轻吟,天赋开启。

    距离非非三尺远的空气中,蓦然一抖,凭空闪现一幅画面,就像视窗一样,悬浮于空中,景物清晰可见。

    一座朦朦胧胧的青山,是背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是近景;一名白衣飘飘的少年和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媪,是人物;一块巨大的岩石和一根粗大的铁杵,是事件。

    突然,画面一晃,老媪的形貌生变化,一下子变成亦嗔亦喜的姣好容颜,与非非的容貌一模一样。

    画面中的非非舀起一瓢溪水,淋在岩石上,并且把岩石当作磨刀石,推动铁杵,开始磨针。

    她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神态无比虔诚,始终维持着推出去、拉回来的磨针动作。

    诡异的是,每一次推拉之后,铁杵的尺寸都会明显地缩小一圈。

    几经来回,铁杵成针。

    非非的双唇一张一合,出明确的天赋指令:“针!”

    就见金光闪闪、耀眼夺目的一支绣花针,骤然一颤,离手而飞,向岩石飙射而去,叮的一声脆响,最终隐没在坚硬的岩石之中,连针尾也是深种其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非非举手一挥,画面迅崩解,仿佛本来就不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