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第四十三章:画中少女-《凶地密码》
第(2/3)页
再接下来的一幅画,只画了一些房屋,这其中没有一个人!所有的房子都是空的。画面上,还有古刹外面的那个石像。
这应该就是这个文明的一个真是写照了。
但让我奇怪的是为什么不画人?
整个画空荡荡的。尽管潦草,尽管是画,可我依旧感觉到了一种死一般的沉寂!
人为什么都不在了!
不对!是有人的!在画的左上角,我看到了那个小女孩,她正依偎在一个女人的怀里……是她的母亲?
只是和前面的那副画相比,这副画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改变!那就是那个女人的画法!
这个女人站在祭台边的时候,画中直接用粗线画这个人,但到了这一幅画之后,这个女人的影子就显得非常模糊,是用虚线勾画出来的。之后也有几幅,画的都是那个小女孩和她的母亲,无一例外的是,这个女子都是用虚线画出来的。
为什么要这么画?
我看着那笨拙的画法,突然明白了。这些木炭画,是那个小女孩画出来的!
她在表达什么?她们没有文字,要记录什么事情就只能通过画画。她将自己的母亲画成虚线,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
难不成她母亲是一个大水泡?所以要画成虚线?
只不过想想又不可能,最前面的那一幅为什么不用虚线画?虚线和实线有什么差别吗?
在美术上似乎没什么差别,可在工程制图上,虚线通常代表着看不见的轮廓,视线则代表着看得见的轮廓。难道说她的母亲看不见呢?
不会吧!那才什么年代,这个小女孩怎么会想着这些?
当然,最古怪的是这副画为什么要用木炭来画。我不排除这是涂鸦,小孩子都爱乱画,这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
我不明白的是这个小女孩能在母亲的陪同下走上天台,受众多人的参拜,那她的身份一定会很高,就算要涂鸦,也不会用木炭来涂鸦。
最关键的是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允许她一个小女孩来这里乱涂乱画?
纳闷了!
等等!我想问题是不是想歪了。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阿雪,怎么去关心起这个小女孩来呢?
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将最后一幅画看完。
这副画里面,依旧没有人,所有的房子都已经倒塌,只留下一个古刹。
到处都是参天古木,一条小路延伸向外。没了那个小女孩的影子,只有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背着一个背包,走在小路上,只留下一个背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