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话 府院之中的证词-《悬案九阕》


    第(2/3)页

    将桓大人侧过身来看了看我,然后默不作声地伸手推开了门,就像是推动一件分量十足的重物一样,着实是费了些力气,才重新开启这扇房门的。

    房中一片凌乱,在所有物品的表面上都覆有厚厚的一层灰尘。

    “这里……”我乍一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明白了,这里的一切都是一年前的样子。“是大人特意命人将此处保存下来的吧。”

    说着,我正要往房间里踏足而入。

    “萧夫人。”将桓大人出声,使我停了下来。他慎重地考虑了许久,才说,“传闻中说,霍夫人是可以与鬼魂对话的奇人,不知是真是假?”

    我留意着他在说出这句话时的反应,那双失色多时的瞳孔深处,有着异样的微光闪动,那是他由衷的希望。在他自己问出这样话的同时,一定是经过严谨的思考,可是他却问出了连自己都已经否定的问题,那是因为……

    “恐怕要令大人失望了。”我知道,他是希望我可以与鬼魂对话的,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与他遇害的母亲对话了。可我还是丝毫没有留余地的就否定了他的希望,只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沉浸在不可能的希望之中,只会让他越来越消极,既然人要活下去,那么面对事实是唯一治愈心口重伤的良药。“我没办法和鬼对话,我只能,与人心里的鬼对话而已。”

    在他眼底那份希翼彻底覆灭之前,我转身走进了屋子里。

    这间屋子里的光线应该是很充足的,可是现在,窗上一层厚厚的灰尘,倒让房间里显得昏暗了许多。而真正令我在意的是,屋子里所摆的几件陈设,我才向院子里又看了几眼,确定了什么,“将桓大人的母亲,生前可是素爱缫丝吗?”

    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汉族劳动人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刺绣的技术。这方面的明,应归功于汉族的妇女。传说黄帝之妻、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而这间房里,用以缫丝的器具齐全,并且还有一架倒下的缫车。

    所以在察觉到房间里的情况之后,我下意识向外看了看,就是想要证实,这院子中是否留有养蚕的痕迹,一般来说,缫丝的人家必定养蚕留有备用,而我粗略在院中览过一眼之后,确实有所现。

    将桓大人的母亲,莘国前任国君的侧妃,是这样一个淳朴的女性吗?

    “我母亲是我父王的侧妃,父王在世的时候,我母亲身份卑微,也常受父亲其他的女人欺负。母亲在十七岁时生下了我,我只记得,在我的印象中,直至父王病故,我见到他的次数也是很少的。多半时间是我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不仅能制绫罗丝,还会制丝绵,她的手艺一绝,连父王都曾赞不绝口。父王病故时所穿的衣裳,还是母亲亲手织的丝绵……”将桓大人提起他的母亲,十分哀伤,可是从他的语气里不难听得出来,他对于他母亲的崇拜和骄傲。

    “大人,无意冒犯,但是有一个问题,我还是得问。”我郑重地说,“在您的印象之中,殷夫人可曾与谁结过怨吗?或者,是您觉得有没有人一直威胁着您或者殷夫人呢?”

    在猛地听到这样的问题时,将桓大人的直觉反应是大怒,然后他试图平衡那股怒气,这才渐渐缓和下来他那股杀气。“不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