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王婆卖瓜-《基因大宋》
第(2/3)页
当然这盆污水刘铭是不愿意承担的!
“在哪里活计呢?”
“在孟店(阳谷县)城西街的勾栏瓦市混口饭吃!所以需要拜一下这里的山头呢!大娘可不能在与人乱说!这样损坏的不仅仅是我的名声,还有那潘氏金莲的名声!”
刘铭说的义正言辞,老妪倒是噗嗤一下笑了出来,还潘氏金莲,送个牛肉连人家的名字都知道了,还说没有!
老妪也是活成人精了,哪能听不出来话外之音,她也就不再当着刘铭一起的女子胡乱说了!
“恩,没事,随口问问,别介意!这位是?”
“这位是我家贱内!其他就不提了,我想问一下孟店城的香铺在哪里,该如何走?”
“香铺呀,就在衙门北侧一点,那个香铺据说是西门的产业,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宋朝对于一些物品是严格禁榷的,例如盐、铁、酒、茶、香等等。
一般情况下从生产、运输流通以及到最终销售环节都是官营的,私人是严禁参与进来的!
但是到了后期,朝廷力不从心实行了两抽方法,即在生产环节进行抽税,然后由专卖制度专营,后来由于官府的力不从心,只能再次从销售环节引入了买扑制度,就是一种承包制度,这样使得一部分私人商人进入了禁榷品分销的环节。
这也大大节省了政府的人员支出以及增加了禁榷物品的最大化利益。
又是这个西门,一听到这个人的名字,刘铭就感到厌恶,香铺不去又不行,真是两难啊!
勾栏瓦市的房子确实霉味很大,住着估计也不舒服!
“感谢大娘,对了,还不知道大娘的具体姓氏!”
“老婶乃是王氏婆婆,若是那日有空可以到我茶馆中坐坐,我可教那潘氏金莲来我茶馆中窜门,后生...........”
老妪笑眯眯地呵呵着,她的眼力价自然是有的,就冲刘铭能够买得起一大包熟牛肉,那也算是家底不俗的人家,王婆早已对金钱饥渴无比,若是.....
当然这些纯粹是她心中的幻想!
“那就谢谢王婆婆了,在下告辞了!芸娘我们走!”
刘铭几乎是逃也是的跑走了,在多与这个皮条客多说一句他怕自己陷进去!
摸摸兜里的不到四两银子,哎!得抓紧时间赚钱了!
“小官人,那潘氏金莲美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