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高山》的声明-《千金的现代生活》


    第(2/3)页

    “周玉彤同学,我们台能在标题上打出你的名字吗?”一个手持话筒的短女记者问。

    “不要了……我不想把自己的信息暴露于公众的眼睛里。”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连学校名字都不要有,可惜学校是不会同意的。

    “请简单讲讲你当初选择弹这曲子的初衷吧。”女记者的问话打破了周玉彤的尴尬。

    她想了想,在心底组织好了语言,才开口道。

    “我从小学古琴,认识了一位老师,姓魏,据他说他是古代著名琴师魏彦的后代。”

    魏彦是周玉彤小时候的授琴夫子,其实她古琴班的老师和魏彦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过为了圆谎,杜撰了这么一位老师出来。

    “他一直跟我说,现在的古琴和以前不一样了,比不得从前好听。我在他那里学到了很多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东西。他教我怎么去感受自然,感受世界,而不是一昧的追求技巧上的突破。”

    “老师说,一个人的琴技再高,如果心是空洞的,那么琴声不会夺人心魄、引人共鸣。”

    “在前两年,老师得了重病,去世前他把我叫到他家里,让我背了些曲谱。后来我才知道,他让我背的曲谱就是已经失传了的古琴曲。”

    听到这里,底下的记者们开始骚动起来。

    “你的老师不止传给你一失传的曲子是吗?”

    “你这里还有几曲谱?能不能公布名单?”

    周玉彤不理会他们,只接着说自己要说的话:“在临走前,老师跟我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光复古琴的辉煌史,摒除人们对古琴的偏见,所以才会把谱子传给我。以前这些谱子之所以没有被表出来,是觉得即使拿出来也不能改变世人日益浮躁的心。但老师在去世前想通了,他想让我秉承他的遗志,将代代口口相传的曲谱拿出来。”

    虽然是瞎编的话,但说到后面周玉彤自己都感动了,仿佛是真事似的令人唏嘘。

    记者们听了周玉彤的话,沉默了许久才有人开口问。

    “除了《高山》,你的老师还给了你哪些谱子,方便透露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