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时不待人-《战斗在甲午年》
第(2/3)页
不过李鸿章还是不看好自己的这个儿子,在他的心里倒有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只不过年龄太轻,今年不过才三十五岁,如果自己活得够长,那个小家伙倒可以着重培养,雕琢雕琢。
至于女婿,想来是何家小子的这个‘临阵怯敌’勾起了他在马尾的往事,所以对这个何长缨不免另眼相看。
心里想着,李鸿章低头就去看手里的这张传单:
“呜呼哀哉,痛彻心扉!
——
历来贼汉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虚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
魂归来兮!”
李鸿章看完这篇《英灵祭》,眼角也不禁挤出两滴老泪。
高升号上的那两千军弁,是他李鸿章和户部尚书翁同龢一次次的较力里,一两银子一两银子费劲心思砸出来,拱卫津门卫这个京师门户的劲旅。
更别提里面有多少合肥乡党的儿孙辈,消息传回合肥,听家里传来的消息,简直是满城孝衣。
“经方,这个何家小子既然是一个人才,就让他到杏荪那里去当差历练,是骡子是马,溜几圈就知道了;一个哨官,又懂洋文写得一手好文章,就这么灰溜溜的被赶回肥西,也是我李鸿章没有脸。”
李鸿章感觉有些累了,他放下传单,摘下架在鼻梁上的玳瑁老花镜,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李经方听了微微失望,这个何长缨能文能武,又是肥西的乡党,而且在肥西的那次见面,对他也毕恭毕敬的守着晚辈的礼仪,这个人他李经方倒是想握在手里的。
只是父亲不给,他也只好按下心里的想法,从长计议。
中午吃过午饭,薛迎春不顾何长缨渴望她留在屋子里的饥渴眼神,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客房,徒留下何长缨如同一头困兽般的唉声叹气。
时间已经是阳历的8月11号,虽然在回客栈的路上何长缨看到无数的人拿着他的那篇《英灵祭》,声情并茂的朗诵着,可是他依然找不出一条真正破局的出路。
何长缨可以自信的认为等过几天,《呐喊》一出,绝对会引一个民间看世界的小**。
然而时间却不等人,甲午战争之中最关键性的两场大战‘大东沟海战’和‘平壤守卫战’,在三十五天以后就会兀然爆。
这接连的两场大战,将把北洋舰队彻底的打成一只缩头乌龟,把溃退的一败涂地的北洋唯一的6战机动野战兵团,打的闻东洋而色变。
而这两场战争,也坚定了东洋中枢彻底打垮满清军队的决心,使得他们开始真正的在国内进行举国动员,六个师团17万的精锐6军和15万的后勤军夫,将跨过对马海峡进入朝鲜,然后蜂拥的一路朝北,直到渡过鸭绿江,踏上中国的领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