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大名府-《舌尖上的大宋》


    第(1/3)页

    这世上有种事叫一语成谑,杨怀仁说这句“杀回来”的时候也许是一时意气的开玩笑,可谁知他就没有说准了呢?当然,这都是后话。

    若不是身背了皇差,杨怀仁是很想回趟齐州老家看看的,老家时常来人,跟杨怀仁汇报汇报老家的建设情况。

    比如书院已经建好投入使用,由于舍得花钱请先生,所以河东诸地的富有名望的老先生们都入驻了书院教书,齐州以及周边州县的书香人家都乐意把自家孩子送到书院里来读书。

    杨家村子里也建好了新路,比城里的路建得都平坦结实,还有新房子新谷场都建得特别体面,十里八村的人都羡慕杨家村人杰地灵,出了一位知道饮水思源的大郡公,当了大官发了大财也不忘回报家乡。

    老家回不了,沧州柴家也是去不了。杨怀仁一直惦记着柴致祖,派去沧州的风神卫送回来的消息里,在他们的监视下,沧州柴家和往常一样平静,并没有见到柴致祖的身影。

    杨怀仁便琢磨,过年都不回趟家,老柴你可真是够那忙的,只是忙来忙去,早晚都是一场空,你又何必呢?

    不过从信念上来说,柴致祖这个人也是让杨怀仁佩服,人家有了目标,然后为了这个目标,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人家都安然面对,还甘之若饴,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

    唯独让人气愤的是,他这个人有智慧,只是没有把这种智慧用在了正道上,而且执迷不悟,到哪里都碰一鼻子灰,可永远都不知道悔改,说到底也还是一块榆木疙瘩。

    出使队伍出城向东五十里,便转头向北,从滑州过黄河到对岸。

    每年年后这个季节里,朝廷派人给辽国送岁币成了习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运送的东西太多,要是放在夏季,横渡黄河就是一件麻烦事,还要白白虚耗了过多的人力物力。

    而二月份里,黄河还封冻着,到四月左右才解冻流凌,所以这时候出使辽国,黄河上冰层依然厚重又结实,驮着几百斤货物的马车过河,非常的安全方便。

    过河之后,沿着黄河北岸一路向北,便来到了大名府北、京城,北宋的北、京城可不是后世的首都北、京,而是河、北境内的大名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