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烟熏鸡肉(中)-《舌尖上的大宋》
第(1/3)页
烟熏之法,其实不论中外,自古有之。只是最早出现这种食物加工方法,并不是烹制食物,而是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古代没有冰箱,人类通过抓获或者捕捞获得的肉类和鱼类,一顿吃不完,很可能放置到第二天,蛋白质就会腐烂变质,变得无法再食用,造成了原本就非常珍贵的食物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
在人类还没有广泛使用盐的时候,腌制保存食物的方法也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古人抓到野兽,捞到鱼类,在炊具都还没有的时代,直接用最原始的钻木取火的方式生一团火,将食物烤熟了食用。
吃不完的食物,便留在燃尽的柴堆的架子上。肉类或者鱼类,就这样持续接受着微火和烟熏,表层的蛋白质和脂肪慢慢焦化,反而让内部的蛋白跟外界隔绝,延缓了蛋白质的氧化或发酵的变质过程。
人们就是这样发现烟熏食物的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到后来人们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烹饪手法也越来越多样。
而烟熏之法,逐渐从单纯保存食物的一种处理方案,变成了烹饪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烟熏之后的肉类或鱼类那种独特的味道。
直到像宋代这样食物相对丰富的年代,烟熏法就变成了一种独特的烹饪手段,逐渐获得人们的喜爱。
而不同的厨子们,也通过自己的不断试验和革新,创立了具有个人特色的烹饪手法。
杨怀仁便觉得像悟能老和尚这样的人,或许他不是专业的厨子,但是可能他对烟熏法做出来肉类或鱼类情有独钟,才有了独特的见解。
而杨怀仁本身,是学过烟熏法这种烹饪手法的,而且后世的这种方法,可以说集历史诸多同类方法之所长。
抓鸡的事情,杨怀仁觉得自己年轻,本想他来动手的,老和尚却摆摆手示意他坐着别动,让他来。
之间老和尚在地上扒拉了几下,拣了一块豆子大小的小碎石,接着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土,走到了篱笆边上。
庄子里养了不少鸡,大都是在在后山上就这样散养的,白天鸡自己就出来跑到山上找食,天黑了又非常遵守纪律似的回到鸡窝里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