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晓行夜宿-《乱世太平王》


    第(2/3)页

    杨柯摆摆手:“老人家,是我们深夜打扰了,想来借宿一晚。”

    老刘回头对屋里叫道:“玉儿,快来给贵客牵马。”里屋应了一声,走出来一个少女,十六七岁年纪,虽然布衣荆裙,但整洁素净,眉目如画,走到近前要帮众人牵马。杨柯微笑道:“有劳姑娘了。”少女抬头看了杨柯一眼,匆忙低下了头,蚊子似的应了声什么,牵着二人的马往后院去了。

    老刘殷勤相让:“贵客快进屋,小老儿这店小寒酸,委屈了贵客了。”

    杨柯虚扶了一把唐仲,一道朝店里走去。黑七对那随从笑骂着:“闷葫芦,别他娘傻站着了,快把行李搬进去啊。”

    闷葫芦人如其名,一声不吭从车上卸下了几人的行李,俱是用藤条箱捆扎在车后,一手一个,腋下还夹了一个,也进了客店。

    店面不大,侧面两厢是老刘和女儿的睡房,店中摆了两张几案和几把椅子,杨柯不由暗暗称奇,晋代席地而坐还比较普遍,少数官宦之家会有桌椅,没想到普通的一个乡村客店竟然也有桌椅这种陈设。董仲看出了杨柯的疑惑,说道:“店主一定不是中原人士,这椅子本就来自于胡人,名为胡床。”

    老刘脸上俱是钦佩之色:“老先生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是啊,小人乃是匈奴人。”一边说一边擦拭几案,请众人落座。

    唐仲对杨柯道:“秦时匈奴称雄于中原以北,后为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所败,举族迁移出河套及河西,西汉前期屡次犯边,为汉武帝逐于漠北,分裂成五个部落,东汉年间又并为南北匈奴,北匈奴西迁而不知所踪,南匈奴领冒顿单于之后与高祖联姻,所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其族人左部居太原兹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兴,中部居大陵。刘氏虽分居五部,然皆居于晋阳汾涧之滨。”

    老刘这一下愈加钦佩:“老先生所说和祖辈相传的分毫不差,小老儿就是冒顿单于一族的后人,在此已居三代了,只是靠这个小店养家糊口而已,辱没祖先啊。”

    “那此地匈奴人有多少?是归官府管啊还是归单于管呢?”杨柯问道。

    “贵人有所不知,单于管不了塞内的族人,此地的匈奴人比汉人多,但匈奴人无地无产,只能靠租汉人的地或做佃农或为奴,再就是干点小本营生,早年间还有县、乡、里的官管着,后来兵荒马乱,乡、里都没人了,县府的差官大老爷们除了催粮催税,其他一概不管,现在就是本地的一些财主豪绅们把持着地方,族人的日子过得苦啊。”说到这里,老刘擦了擦眼角打住道:“贵客们一定都饿了,小老儿这就给贵客准备饭菜。”说完,匆匆去厨下张罗去了。

    黑七看着老刘的背影出了门,叹了口气:“此地有几大恶绅,其中最甚者姓谢名昆,乃是东安王司马繇的门客出身,欺男霸女,草菅人命,老刘本来有一子,去年谢昆谋夺此店不成,便派家丁来抓他儿子,还诬良为盗,想逼老刘交出房契,结果老刘的儿子血气方刚失手伤了谢家的人,被谢家下了私牢,老刘急于救儿子,交出了房契,换回了儿子,可接回来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不到三天就吐血而亡。老刘若不是因为还有个丫头,早就一根绳子结果了自己了。”

    杨柯听完黑七的话,内心波澜起伏,但脸色一如平常,自言自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诚哉斯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