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按照计划实行吧-《特种农民闯都市》
第(2/3)页
“那一年的夏收夏种,这天下午,我和一批青壮年们吃好点心后,来到了一块已经放好了秧苗的水田边上。这是一块长一百多米,宽也有五六十米的大水田。一来到田边,大伙儿十多个人,就按照快慢的度站好了位子,我是第五个。因为已经插了大半天的秧苗了,大家都已经感觉十分的疲劳了,就现在田边上坐着,说了一会田畈乱话。”
“等到大家感觉到力气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就按照先后次序开始插起秧苗来了。大家一边说笑着,一边不紧不慢地插着,到也觉得不是很累。差不多过了大约是大半个小时吧,我们已经插了二十多米了。当时,我正在插着秧,忽然,我旁边的一个人低声地说道:‘兴祥,不好了,你爸爸来了。’我一听,心里不觉就咯叮一下,不觉就打了一个激灵,浑身就像是一下子给箍紧了一样。这下可就糟了,又得拼命了。”
“这样想着,我转过头去一看,果然,我爸爸他正慢慢地朝着我们这边走来。于是,我们这群人也就罪业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说笑了,纷纷拿出自己最好的看家本能没开始了拼命的插秧。要知道,插秧这个会儿,一点也没有巧力的,完全要靠本领的,虽然累不累有点关系,但也不是很大。……”
而这时的钱东照,他检查完全大队一天来的生产情况,就回到了自己所在的生产队里来了。
他在检查完收割,脱粒,翻晒等情况后,就来到了正在插着秧的田头。
这时,他看到时间还早,一时又无事,又看到自己的儿子也在插着秧,心里暗暗想道,不知道他的技术水平怎么样了?等我今天试他一试。
因为,在当时的农业学大寨的年代里,作为一个大男人,上岸能挑,下船会摇,插秧是能手,着就是最全能的了。
而在这三项中,插秧又是是重中之重,被称为是“插秧能手”或“种田师傅”。
这时,钱东照慢慢地来到田头,看着正在水田里手忙脚乱,手脚并用,你追我赶,正在飞快地插着秧苗的这群半大小伙儿和年轻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不觉就露出了笑容。
尤其是当他看着自己的儿子钱兴祥,他那插秧的度也已经着实了得,只是在质量上还欠火候,不过这样只是时间的关系。
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磨练,他今后不会差到那里去。这时候,他脸上的笑意也就更加浓了。
这样想着,这时,他手里的烟也已经抽完了,他就挽起裤腿,下到了水田里,弯腰拿起身边的一把秧苗。
“咝”的一声,从中抽出半个,“啪”的一声,把剩下的半个往身后一甩手就把它丢到了身后一米左右的地方。
然后,直起身子,两只手把左手的秧苗轻轻地整理了一下,就开始不紧不慢的“哧,哧,哧”的插了起来。
二十多分钟后,他就插了一丈多远了·
随着时间的悄悄流逝,在他的后面就出现了有一条绿色的秧禾。
远远看去,他查的秧苗就是与众不同,每一棵秧苗都是笔直的,横直分明,远远地看过去,横看也好,直看也好,都是桥管桥,路管路的,让人看了,就是觉得舒服。
在看他身边的,最好的也是有较多的东倒西歪的秧苗的,有的人,就都已经有不少的秧苗浮在水面上了。
钱兴祥就是属于前面的,他的秧苗浮起来的较少,但东倒西歪的就多了,看上去,乱七八糟的,就是不舒服。
这时,钱东照和前面的人的距离已经咱渐渐地缩短着,可是要真正赶上他们,也真是不容易。
当天夜里,十二点左右,钱兴祥的一家人正在吃着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