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倒霉的案首-《大明第一书生》


    第(2/3)页

    ————

    赵玉虎今天组织了个文会,到场的除了本届的生员以外,还有些府城里有名的童生。

    所谓文会,无非就是文士们集中到一块儿,或是饮酒赋诗,或是喝茶切磋学问的聚会罢了。作为赵家的二少爷,想要组织一场文会并不难,其实只要有钱,愿意来蹭吃蹭喝的人肯定不会太少。

    赵玉虎组织这一场文会,其实是有目的的。他想把本届的生员们聚到一块儿,然后把6诚的老底给当众揭穿,好证明此人并非有真才实学,而是通过些甚么别的手段夺得本次院试的案。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自己手头没有确凿的证据,光靠一些诽谤之言,未必就能让人相信自己的话。

    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想法,就算真的不成,还可以把6诚的“家丑”给揭露出来嘛。这种事情,就连文人们也是很喜欢听的。

    请文人们聚会,赵玉虎可不舍得花冤枉钱,便只是找了家不大的茶楼,包下了二楼的几张桌子,当作此次文会的场地。

    考完了院试,在府城里逗留的生员可不多,只有二十位府城本地,以及附近县里的生员。其余的,则全是些考过府试的童生了。

    今天讨论的主题,竟然是6诚的那诗。

    赵玉虎以自己6诚同乡的身份,当众揭开了6诚屡试不中的伤疤,并郑重地表明,6诚的才学其实不怎么样,于诗词一道更是一窍不通,这诗绝对是剽窃来的。

    其实这么说有些可笑,是不是剽窃,府学的孙教授会看不出来,还让6诚给蒙混过关了?

    赵玉虎才不管这些,当日之所以没这么去说,是因为有孙教授在场,不好去胡言乱语。可今天就不一样了,反正都是生员,在座的许多人学问还不如自己呢,又有哪个会为了6诚而出言反驳自己呢?

    果然,一切都如他所预想的那般,顺利地进行,在两名村里的“小弟”的煽动下,甚至还有人出声附和他的言论。

    他不知道的是,在听了他的这番言论后,在座的几位府学生员只是暗暗冷笑,真是剽窃来的诗那天怎么没见你说?现在才来马后炮,质疑6案的才学?

    不过心里这么想的,他们倒是没有表现在脸上。毕竟和6诚的关系也不算亲近,不过是个“同年”罢了,犯不着为他打抱不平。

    在座的童生里边,大多都是些年轻的面孔,年龄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出头,最小的十四五岁都有,左国玑和李濂也在其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