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大宋的变革》


    第(1/3)页

    对于云舒的计划杨威是嗤之以鼻的,东京城百万之众如何能做到送粮上门?云舒微微一笑并不说话,看着他高深莫测的模样杨威一时间摸不着脑袋。』Ω笔趣阁WwΔW.  biqUwU.Cc

    其实所谓的送粮上门其实是对穷人来说的,因为封建制度下的等级制度,导致了东京城的住房分布自然的划分,东京城有城墙三道。

    第一道城即是宫城也是皇城,宫城并建有角楼。第二道,为内城,即是旧城。第三道城,即是外城,也叫新城。简单的一分析便能得知,外城所住的都是些低收入的人群,虽然是低收入但是却也能买得起食为天的四十文一斗的糙米,由此可见炎宋经济之繁荣,只要保正外城的人能吃得上粮食云舒的计划就基本完成。

    而且外城的人口最多,占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他们能挺过这段时间便能得到黄州的漕粮,漕粮的价格依然是四十文一斗的糙米白面,三十五文一斗的粟米,这样的粮价就算稳定下来了。

    等其他没有受灾州府的夏税到达东京城,粮价必然快回落。

    至于内城的富户官宦人家,八十文的粮价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不大。再说这些有权有势的人能眼看着外城的人吃着四十文一斗的糙米白面自己却要花八十文购买?

    云舒可以肯定东京城的所有粮商都存有足够的粮食,因为在炎宋,囤粮抬价已经是普遍现象,众所周知的事情!云舒就等着那些官老爷去粮店泄心中的不平衡呢!

    第二天食为天便关门停售,改为送粮上门,告示刚贴出去的时候根本没人相信,哪有这种好事?但是当看到一辆辆造型奇怪的四轮马车从食为天出,在外城中挨家挨户的售卖粮食的情景之后,人们便愈相信。

    四轮车配有三人,一人驾车一人收钱一人放粮,每到一户人家门口便稍作停留,一人从侧开的车门中抽出一条木质的小管道,打开车上的闸门,白花花的面粉和糙米流向百姓的口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制度让买粮食的人大为方便。

    这样既节省了排队的时间又减少了运输的不便,百姓怎么能不高兴?都把这种马车叫做良心车!马车的车夫会在车上大声的吆喝报出粮食的价格让四周的百姓知晓,而且到一家买一家,绝不允许插队和买过的人再买。这样一来避免意外的生。

    外城车马行的中人在得知食为天缺少马车之后,便义不容辞的把全行所有的马车供给食为天使用,不要租金只收取一些粮食作为回报仅此而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