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泼妇与晚餐-《大宋的变革》
第(2/3)页
老孙头点头感叹道:“是啊,这还得多谢大老爷和一位太平村的官人,要不是他们光是夯土搬砖还不知猴年马月才能修补好这城墙嘞!现在有了这东西度快的很,用起来也简单,既不耽误春种,又不耽误分摊的劳役美得很啊!”
看到老孙头幸福的笑脸,云舒心底暗自高兴,自己带来的明能使别人变得幸福,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云舒和老孙头一边聊天一边干活,不时的和身边来往的人打声招呼在闲聊几句,云舒声音圆润,说话也风趣,很快与大家打成一片。从中人的交谈中云舒得到了炎宋农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云舒所在的太平村因为地理原因,算不上完全农耕,云舒就想知道炎宋的农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包括田地出产和税收劳役等问题,作为以了历史学者,在他看来这是最重要的研究项目。
云舒在以前就听过史学大师陈寅恪说的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现在有机会亲身感受这么不好好了解一下?
从大家的对话中云舒了解到炎宋的农业税分为两种一种是土地税分为夏秋两税,一种是丁口之赋以身丁为主要对象征收,沿用了历代的人头税,不管有无土地,全需交纳。
云舒穿越而来只赶上了秋税而没赶上夏税,云舒知道秋夏两税伤农,一年一税其实是最好的选择哪怕收的多一点也不会过多的影响农人,但是夏秋两次收税即使不多也会让有些家庭承受不住而破产,导致农人借贷,或是贱卖土地给大户且不说碰上灾年了,许多农民起义多是因为如此。云舒想起了一部电影里的经典台词“老百姓都有吃有穿鬼才像造反呢!”
王朝的更替其实大多就是因为土地问题而产生的,云舒想起历史上今年又有一次大规模的旱灾,随之而来还有蝗灾,云舒清楚的记得历史上对今年灾害的描述:是岁诸道旱蝗饥馑、人复疾疫,关中尤甚!猛然间想起了白莲教。
如果真遇上灾年再加上白莲教的煽动……云舒都不敢往下想了。万一成真后果不堪设想啊!
灾害不能随便说,但是白莲教却是可以铲除,如果先铲除了白莲教,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不然灾害的破坏在加上白莲教的煽动整个永兴军路岌岌可危。
太阳慢慢的西沉吝啬的收起了最后一点阳光,老孙头众人执意拉着云舒去工棚吃饭,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干活出力的人都有权利享受这顿晚餐,虽然有点简陋,但是好歹能填饱肚子。
云舒来到工棚看着狭小的工棚里挤满了吃饭的人,有两个上了岁数的妇人正用大木勺给劳累一天的人们盛饭,看见老孙头一行人带着云舒而来,其中一个没好气的说道:“你们几人的吃食都是定量的,这小子的饭食老娘不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