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百典由来细细论-《非我无道》


    第(2/3)页

    不过复又想到,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自己此刻人王实有百万的差距,但万丈高楼平地起,自己只需一桩桩做起来,就算目标远大,未必就不能成功。

    随侯的石屋之中,藏有经文不少,想来随侯随身所藏经文,又怎会是寻常之物?因此秦忘舒一边伴着随侯练制妙府山居,一边手不释卷,将架上经文一一读来。

    他以前虽是灵慧,却也谈不上过目不忘,可自涅磐重生之后,灵慧远昔日,但拿得经忘在手,只需瞧上一遍,不光立时将经忘记得牢牢,便是经文中的微言大意,亦是明悟七八成了。

    屋中经文虽多,却也禁不住秦忘舒这样瞧来,随侯初时以为秦忘舒只是囫囵吞枣,先将经文记住再说,若想明悟经文大意,还得日后潜心修行,若果是如此,那秦忘舒这般读书,可就是贪多嚼不烂了,怎有好处?

    便道:“秦大修,那经文便是记住了,不过是修士寻常手段,还得一一明悟了,方见其中好处,否则学了也是白的。“

    秦忘舒微微一笑道:“还请老丈一试。“

    随侯甚是惊讶,便取经文中的段落来试秦忘舒,不想秦忘舒竟是对答如流,随珠这才动容,方知秦忘舒果然有过人之能。

    他沉吟着道:“大修如此大才,也不枉世尊传人青目有加了,只是由此瞧来,天地待大修极厚,那是盼着大修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来,也难怪大修来到虚魂道中,身上就是一轻。“

    秦忘舒道:“天地重负,在下也只好咬牙承受了。“

    随侯点了点头,道:“既是如此,那本仙典亦可传予你了。“

    秦忘舒听到又有经文可念,不由喜道:“不知是哪本仙典?“

    随侯道:“世上有九经百典,那九经虽不可得,百典之中,我这里却有两部,只是那仙典虽好,其上所载的杀伐之术,与老夫性情不合,也不曾去修他,如今正传予大修了。“

    说罢从袖中取出两卷书来,秦忘舒取两卷来瞧,原来是《斧典》《箭典》,不由得大喜过望。

    他道:“仙修界倒是常常听到《刀典》的名字,《斧典》《箭典》却是次听闻了。”

    随侯道:“世有百种兵器,若论其运用之法,其实大多可以共通的,因此合起来共有七典,这其中以《刀典》为,传说那刀典修到至高境界,便可唤出七界刀君为辅佐,故而称之为兵典之,其次又有《剑典》《枪典》《斧典》《索典》《鞭典》《箭典》《暗宝》,皆是各有来历,修到极致时自有好处,也难一一述尽。“

    秦忘舒道:“但请略述这《斧典》《箭典》的好处。“

    随侯道:“《斧典》说的是运斧的诸般神通,除此之外,另有一个好处,原来此典是从斧文之中化来,若能修成《斧典》,便可通晓斧文了,话虽是如此,但斧文乃四斫文之一,若想修成,还需看天地之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