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走投无路-《战隋》
第(2/3)页
王儒信看得很清楚,李风云和那个叫刘智远的参军事都十分重视韦云起,认为韦云起的存在将给联盟带来严重危机,所以要乘其立足未稳之际给其致命一击,而联盟诸将则从自身利益考虑,畏战怯战,不愿赌上性命。很明显,假若联盟诸将的意见占据了上风,那么李风云虽然会牵制韦云起以策应瓦岗军举旗,但不会攻击韦云起,如此一来,韦云起一旦拉起了军队,首先就会与东郡官军夹击瓦岗军,瓦岗军腹背受敌,难逃败亡之祸。
瓦岗军败亡了,韦云起的后方稳固了,接下来他就要南下攻打李风云,但此刻可能已经进入秋季,战局肯定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通济渠中断,京畿卫戍军已经出动剿贼,而联盟劫掠到了足够的钱粮,要撤回齐鲁了。从这一新局势中不难看到,联盟有惊无险的脱身而走,正是巧妙利用了瓦岗军,借助瓦岗军举旗之便利,拖住了韦云起南下步伐,给联盟争取到了从容应对战局变化的足够时间。
瓦岗军实际上就是一个牺牲品,虽然瓦岗军举旗的时机非常好,但因为缺少了实力最为强劲的徐世鼽的参加,缺少了李风云的全力支持,或者说因为被李风云算计到了,瓦岗军的举旗实际上变成了自掘坟墓的愚蠢之举。
王儒信的平静,让他看到更多,想得更深,而结果便是他重新回到了“起点”。他悲哀地发现,他不得不遵从李风云的计策,让瓦岗军以攻打韦云起来做为举旗的“公开声明”,而瓦岗人试图利用联盟在济水一线牵制韦云起的想法,根本就是一厢情愿,根本就没有看清楚整个战局的走向。
李风云却看得清清楚楚,他只问了两个问题,徐大郎是否参加举旗,联盟能否击败韦云起,一个是瓦岗人的问题,一个是联盟自己的问题,而偏偏就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清晰地勾勒出了未来战局的走向。缺少了徐世鼽的瓦岗军会失败,而联盟不打韦云起,不但给了韦云起剿杀瓦岗军的充足时间,也给了联盟继续劫掠通济渠和从容撤离中原战场的时间。
李密与霍小汉、甄宝车还在激烈争论,很快袁安、萧逸和徐十三也加入了“战团”,文武官员各执一词,泾渭分明,但军方三位统帅都不愿渡河攻击韦云起,使得决策方向逐渐偏离了李风云的意愿,于是李风云果断中止了军议,命令大军以最快速度推进到济水一线,隔济水河与韦云起对峙,以策应瓦岗军举旗,至于是否渡河攻击韦云起,则依据战局变化而定。
王儒信在离开联盟之前,再次求见了李风云。
王儒信没有信心说服翟让、翟弘和其他瓦岗兄弟,为此,他必须与李风云开诚布公的谈一次。李风云一定要迫使瓦岗军与其南北夹击韦云起,可见李风云有着强烈的掌控战局发展的**,他想从通济渠上赢得最大利益,既然如此,他总要拿几个像样的理由。
“将军,瓦岗军就算失败了,也还有退路。”王儒信很无奈,不得不说出一些瓦岗机密,“徐大郎没有参加此次举旗,便是退路之一,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们可避难大河。”
李风云笑着摇摇头,对瓦岗人的“幼稚”十分无语,“之前某一再建议你们举旗,但你们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其背后的原因某也能估猜到一些,某也能理解。现在的形势实际上并不好,但你们却突然要举旗,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与荥阳郑氏有关?”
王儒信脸色微变,眼里露出诧异之色。他怎么知道瓦岗举旗与荥阳郑氏有关?沉吟了片刻,王儒信毅然作出决断,既然李风云已经猜到了瓦岗举旗背后的真正原因,那继续隐瞒就没有必要了,倒不如敞开了说,反而能赢得他的信任。王儒信当即把翟弘赶赴荥阳打探消息一事说了出来,荥阳郑氏抛弃了瓦岗人,瓦岗人走投无路,唯有举旗,誓死一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