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吃亏不是坏事-《战隋》
第(2/3)页
“把齐鲁局势放在举国东征这个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不难推断出,段文操若想逆转鲁郡乃至齐鲁局势,或者维持目前局面不至于让其恶化,他首先就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论何种情况下他都要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他必须迅速发展壮大自己,而军队就是他存身立命的本钱,没有了军队,段文操还能干什么?”
李风云娓娓道来,神态从容,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自信。
“张须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张须陀正是因为建立了一支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军队,才在齐郡叛乱迭起混乱不堪的恶劣局面下,顺利保住了自己的仕途,还乘机赢取了最大的利益。有了张须陀这个成功先例,段文操又焉能失败?”
难道段文操为了保存实力就不打了?吕明星思来想去都没有弄明白,遂开口问道,“将军,这一仗段文操还打不打?我们杀到了宁阳,摆出了决战态势,假如段文操不打,不战而走,对他的威信肯定是个打击。另外,段文操不打,撤回瑕丘,任由我们攻占宁阳,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对段文操扭转局势非常不利,难道他从此就据城坚守,被动防御,直到东征大军归来?”
李风云看了孟海公一眼,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吕明星。
孟海公也有疑惑,但旋即看到李风云意味深长的笑容,脑际灵光一闪,禁不住暗叫一声惭愧,他已经知道答案了,也知道李风云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宁阳。
义军联盟是暂时的,其背后既有段文操暗中操控的身影,也有张须陀挥军南下所带来的重压。现在张须陀已经带着军队返回齐郡了,如果段文操再主动退回瑕丘,各路义军的生存危机也就过去了,再加上他们又得到了宁阳城里的粮食,有了发展壮大的条件,试想这个联盟还会继续存在吗?肯定不会了。韩进洛等四位豪帅与孟海公一样,都想自己做老大,都不想屈居人下,更不想让李风云一口吃掉,另外齐人和楚人之间还有与生俱来的地域利益冲突等矛盾,所以可以预见,只要他们从宁阳城里出来了,必定要重返故地,韩进洛和甄宝车回济北,帅仁泰和霍小汉回巨野泽,大家都不会去蒙山。
联盟解散,义军各回故里,各自为战,每一支义军的力量都不足,都打不过段文操,如此段文操便等同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吹灰之力便摧毁了义军联盟,重新掌控了鲁郡战局,接下来他便由被动转为主动,可以对鲁西南一带的义军实施围剿,各个击破。
李风云显然已经预见到了联盟的走向,从他的立场出发,他当然不希望联盟解散,但希望归希望,他无力阻止,为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方设法保全义军的力量,为此,他必须攻打宁阳,必须与段文操决战,必须重创段文操,以免决战后联盟解散,各路义军陷入段文操的围追堵截之中。只要义军力量能够保全,那么整个鲁南局势就不会颠覆,这对苍头军的发展壮大非常有利。
同时,李风云显然也想利用这一仗严重消耗韩进洛等四位豪帅的力量,从而迫使他们在决战后失去自立的条件,不得不归入苍头军帐下,如此不但光明正大地吞并了友军,也迅速发展壮大了自己。
孟海公本来就很忌惮李风云,担心被苍头军吃了,现在揣测到了李风云执意攻打宁阳的意图,就更加警惕了。
事实上对于结盟他还是愿意的,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力量小的肯定能借助盟约,从力量大的身上占到便宜,比如这次打任城,他就跟在李风云后面捡到了一个天大的便宜。至于归附效命,他连想都没有想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现在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有称王称霸的机会,为什么我还没有奋斗就放弃梦想,跟在你后面混?除非到了穷途末路,实在是没有翻身机会了,否则绝无可能给别人做小弟。再说以李风云的条件,若想称王称霸也未免太困难了些,一个辽东来的马贼,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无所有,即便有十八般本事,他的发展也十分有限。既然李风云没什么前途,我为什么还要投奔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