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着惨痛遇遭的老乡-《金螺灵液》


    第(2/3)页

    老板娘说望了望他们,似乎有些戒备,只说是东桂市庄乐县的人,来这有些年头了。

    魏振华听说是庄乐老乡,惊喜地说:“啊,是庄乐老乡呀,我们都是庄乐人,这回可真是老乡了,阿姨你和叔叔出来开饭店,怎么也不找个当阳点的地方,这小街小巷的能赚钱吗?”

    这老板娘听说后,也有些高兴,毕竟是在外地遇到老乡了,但一听到魏振华问后面的问题,就叹了口气,说:“是没怎么赚钱,但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老板娘说完后,把话题转了回来,问他们想点什么菜?严乐看这老板娘不太想扯这些,就说:“魏叔叔,你来点菜吧,我和姐夫无所谓的,什么菜都行,你主要是考虑振华就好,有些容易上火的别点就是了。”

    林道伦也说:“魏叔叔,我是在部队当兵回来的,没有任何讲究,您就按照你们的口味点好了,不用顾及我们。”

    魏宗学听他俩这样说,也不好推辞,就拿起菜单开始点菜,他点了六个家常小炒,有青椒炒肉片、黄闷排骨、清蒸石斑鱼、素炒腐竹、西红柿炒鸡蛋和炒菜花、还要了一个海带冬瓜汤。

    魏宗学又问老板娘:“你这有煮好的粥吗?如果有的话,帮我煮碗皮蛋瘦肉粥,我儿子准备动个大手术,我先让他尝尝,如果好的话,以后我们就常在你这要粥。”

    “有,有,有粥的,我饭馆就叫周菜馆,我老公姓黄,叫黄志轴,我则姓周,叫周洲,我饭馆的谐音就是粥,熬粥是我们的特长,有不少在医院动手术的患者家属都来我这要粥的,我这除了您刚才点的皮蛋瘦肉粥以外,还有鲫鱼粥、墨鱼粥、骨头粥、猪肝粉肠粥、萝卜介菜粥等等,如果是动手术的话,我可以用新鲜斑鱼片烫到粥里,这个对伤口愈合很有好处的,您可以尝试一下。”老板娘一说到粥,马上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严乐听后也觉得粥对魏振华术后恢复有好处,就说道:“周阿姨,我们这段时间就在你这吃好了,你能不能给个联系电话,我们如果需要就给你们打电话。”

    周粥高兴地答应着,然后告诉了自己店里的电话号码,拿着单子进厨房去,她还要协助她老公黄志轴炒菜,看来这夫妻俩也真是不容易。

    黄志轴和周粥夫妇动作很快,只要了十多分钟就把菜逐渐上齐了,严乐他们吃了后,觉得还行,虽然没有饭店的正牌厨师做得好吃,但黄志轴炒的这几道菜,味道还是不错的,几人没有喝酒,也觉得蛮有味。

    魏振华喝了那碗皮蛋瘦肉粥后,连声说好喝、好吃,黄成轴和周粥两人都站在外看着他们吃,听了他们的称赞,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四人吃饱后,魏宗学坚决不让严乐买单,他说:“小乐,这餐小的由我请客,以后大餐才让你这大老板请客,哈哈,我是占你的便宜,你这么大一老板,可不能不让我占点小便宜呀。”

    严乐只好苦笑着随他,站在一边的黄志轴和周粥起先还以为严乐和林道伦是魏宗学的晚辈家人,听魏宗学这么一说,敢情这位年轻人还是个大老板,黄志轴就:“这位小兄弟,我夫妻俩虽说是庄乐人,但离开十年多了,也没回过家,不知小哥是县里哪个大老板的家中子弟?”

    严乐说:“什么大老板,我家就在庄乐县花关镇青峰村,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不满你们说,我只是个中专生,是这宁武市的省药科学校毕业的,因为有些机缘在东桂市做药材生意了点财,黄叔叔、周阿姨,你俩来省城开饭店,怎么十年多都不回家呀?家中没有老人吗?”

    严乐这么一问,把两人问得都要哭了,黄成轴见四人都吃饱了,就让周洲收拾好饭桌,另泡了壶茶,请严乐他们喝茶歇息下再走,他同几个老乡聊起自己的经历。

    原来,黄志轴是庄乐县城江上的渔家人,从他爷爷那一代就上了岸,在庄乐县城建了房居住,后来到他父母时,就在县城做些小生意,起先是贩卖些鱼卖,后来开了一家小鱼餐馆,生活基本上还过得去。

    黄志轴是他父母的独生子,娶了岸上的周洲,然后生了一个儿子叫黄平平,大约十年前,庄乐县来了个书记,就是现在东桂市的常务副市长关天磊。

    关天磊到任后,要在庄乐县大有作为,立志要彻底改变县城的面貌,于是,开始了大规范的县城改造,他大笔一划把庄乐县的许多民宅圈进了拆迁的范围,黄志轴的私宅不幸地被划入其中。

    黄志轴的父母都是老实人,听说政府要搞旧城改造,开始他很高兴,因为他的房子已经建了几十年了,很破旧了,如果拆的话,可以得到应有的补偿,他们就可以用补偿款购买或建新房,居住条件就可以得到改善,这本是件好事。

    但是,黄志轴家的房子是他爷爷上岸建的,当时建时选的是郊区农村与街道交界的地方,地是农民的,并没有办任何手续,征地时,他们拿不出土地证,也没有房产证,这下补偿就少了三分之二,加上他家的鱼餐馆铺面,也只能补偿十几万款钱。

    黄志轴的父亲当然不服,他就去找政府的人提要求,但却遇到工作人员互相推诿,由于不愿签拆迁合同,黄家的房子一直得不到任何补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