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去给监牢的人送饭-《三国新天子》


    第(2/3)页

    另外一次就是群雄起兵讨董卓,董卓把天子西迁长安,自己在洛阳同诸侯作战。这时皇甫嵩镇长安,手下有精兵三万人,他的长史劝他举兵前迎天子,然后会同关东诸侯共诛董卓,建匡扶社稷之勋,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他还不听。最后,董卓以皇帝的名义诏皇甫嵩入朝为官。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圈套,但皇甫嵩却抱着宁肯被杀也不能违抗朝廷旨意的愚忠接受了!

    是的,简单来说,皇甫嵩就是愚忠愚到头撞南墙、撞得血流如注都不会反悔的那种人。或许,在董卓眼中,皇甫嵩这个人的存在就天底下最大的一个笑话。但对于刘协来说,这样纯粹到了极致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可爱到可敬的人。

    所以,他根本不需担忧皇甫嵩的忠心,唯一担心的是,皇甫嵩的政治嗅觉。假如皇甫嵩看到那枚左中郎将的印绶便公然来朝廷复命,那刘协就只能选根儿细绳儿吊死在宣室殿中了。

    “卢尚书那里进行得怎么样了?”刘协大脑中一遍遍过滤盘算着脑中的人名,他现在最需要争取的就是时间。这一年,长安将会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事件。而在那个名震后世计谋启动之前,刘协需要将一切可能的力量拉拢在自己周边,汇聚成自保的家底儿。

    “小人已经差心腹之人让王越混入卢大人的府中,不过,卢尚书几经宦海,对于陛下的手书并未有明确的表示……”冷寿光有些为难地抬起头,看了刘协那平静的面容后,才壮着胆子继续说道:“小人还打听到,这些时日,河北袁绍的密使也几经出入卢尚书的府中……”

    刘协闻言叹了口气,只能苦笑着说道:“看来,读书人的脑子就是比较活络一些啊……”

    “陛下,杨大人曾说过,卢尚书乃海内名儒,众望所归之人。袁绍纵然痴心妄想,卢尚书亦不会舍身投贼。陛下英明神武,万万不可多心,行那自断臂膀之事。”

    听着冷寿光连忙替卢植求情,刘协有些哑然失笑,摇摇头到:“不用多心,卢尚书所为,朕亦然可以理解。毕竟,当初汉室实在太对不起这位老人家了,老人有些风骨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宽慰了冷寿光这句后,刘协便不再言语。虽然他这时表面上表现地十分大度,但心中若说没有一丝遗憾,是完全不可能的。汉代落后的选材制度,导致如今朝廷上基本上没有知兵之才。而欲行大事,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枪杆子问题。东汉末期,朝廷所剩不多三位知兵的士大夫,只有皇甫嵩、卢植、朱儁这三员宿将。

    皇甫嵩这里,刘协因为惧怕自己身边的细作察觉,只能用瞒天过海之计,通过老邹这么一个中间人进行联络;朱儁那边,自从被李傕、郭汜在河内击败后,杳然音讯,刘协纵然想联络亦然无可奈何;最后这位卢植老尚书,不管是他真的对汉室心灰意冷,还就是想耍脾气闹风骨,可这关键时刻没表现出一名汉室忠臣的奋勇刚烈,的确让刘协原本便不踏实的心变得更不踏实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