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宾客盈门-《漫漫大唐路》
第(2/3)页
“小友为何叹息?”徐文远不解地问。
“没有啊,我只是随便感慨一下。时间也不早了,你还是早点睡吧。”
回到自己的房里,王小麦却是转转反侧,难以入睡。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没有了电视网络,王小麦才觉得夜晚是如此漫长。推开窗,一弯浅浅的月牙挂在天上,月牙上空点缀着两颗星星,或明或暗,像是一个人脸微笑着对他眨眼睛。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展到宋朝,已经到了巅峰,此后又过了五百年,终于,日不落帝国的巨舰大炮轰开了这个紧闭已久的古国大门。随后生的历史,让无数的国人扼腕叹息,那是不堪回的一百多年。中国的历史文明领先了世界,但终究因为固步自封,很快被西方列强赶上。从地域上讲,中国的地理位置可谓有其天然的优缺点。西南方是高原山脉,东南面临海,北方是寒冷的西伯利亚高原,和其他文明沟通的6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贯穿欧亚的丝绸之路。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保护了原生的中华文明,但同样也隔绝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千百年来总结的经验信息的总和,像是一条江河。当这条江河的源头没法再流出新水来的时候,江河就干枯了。要使江河不至于干枯,一是得让源头恢复造水的能力,二是引入其他江河的水。后世,当中华文明的造新能力枯竭之时,外来文明的洪水涛浪却汹涌而至,直接把干枯的河床冲了个七零八落。站在中华文明的废墟上,王小麦曾经幻想仰望过这座大厦曾经的恢宏伟岸,但亲眼见到的却永远是一片残垣断壁。
几天王小麦的院子很热闹,络绎不绝的宾客几乎把他的门槛都踩破了,但这些人却都不是来找他的,而是找隔壁的许文远。隔着紧闭的门窗,王小麦还可以听到隔壁激烈的争吵声,隐隐约约的,有时还能听清楚谈话的内容。问过宋老三才知道,老头徐文远曾让他交给王世充一封信,那封信递上去之后,便有人66续续的走进了他们的小院儿。这些人有的本就是关押在此的俘囚,还有些是一直居住在洛阳的前朝官员,还有一些像是从外地赶来,一身的风尘仆仆。
“反正都是些有学问的人。”宋老三最后总结。
“你这几天不忙了,怎么天天住在我的院子里了?在这瞎凑什么热闹啊?”王小麦有些烦闷。
“这全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都在这了,俺在旁边跟着沾沾文气不行啊?”宋老三低声的嘟囔说。俩人相处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了一开始的拘谨和客套。宋老三非常喜欢和王小麦相处,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没有其他读书人眼睛长在额头上的毛病,很容易相处。
“咱们都是俗人,俗人嘛,就有俗人的活法,怎么想办法多挣两贯钱才是硬道理。还沾点文气,难道你想考状元?好好做你这份很有前途的军人职业吧。”
“都说文人相轻,俺看这话一点不假。你怕是觉得自己的学问跟不上人家,心里不舒服,所以跑到这儿来跟我别扭。不过小麦兄弟你还年轻,你看看这一屋子老头,最年轻的怕是都和俺爹的年龄差不多,比不上人家也没啥奇怪的。”宋老三看着屋子里唾沫横飞的一群人说道。
“我学问比不上他们?这些人唧唧歪歪磨磨唧唧都讨论快一个月了,还是在这几个问题上来回拉扯,都是些诡辩,实际上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咦……你看我干啥?”
宋老三指了指对面的窗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