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6章 流言-《笑枕江山》


    第(1/3)页

    万岁殿比较气派,但若论装饰的精妙华丽确是宝慈殿。不过陆飞也不太懂,更没有工夫去仔细考究这些东西……汴京皇城属于他,他登基后这几年却着实没有细细观摩。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暴富的人,家里全是昂贵的东西,却从没理会过那些东西为甚么如此贵。

    陆飞走进宝慈殿,感觉这里看起来不错,他赶着去见见周薇。皇城里似乎一直就有很多流言,到底她曾是前唐的皇后,陆飞前来,也是一种态度。

    走进一间宫殿,几个妇人和边上的侍从纷纷见礼,“拜见皇上。”随之便知趣的退出。

    陆飞在一张软榻上坐了下来,旁边搁着一张茶几便坐着周薇。

    一个年轻宫妇走过来,屈膝道:“皇上,屋子里烧着炭哩,奴婢服侍您把大衣先脱下来罢,一会儿热。”

    “好。”陆飞便把自己从河北前线带回来的毛衣大衣让她脱了。

    这时周薇用节奏舒缓的声音道:“而且皇上心仁。前些日子听北边来信到宫里说,辽人对河北百姓烧杀劫掠,而今皇上俘获了幽州辽国人,原以为会将其屠|戮报复,不料皇上并未杀他们。”

    陆飞道:“不屠|杀外族平民与仁义没甚关系,杀光辽国平民对朕有何利益。”

    “哦?”周薇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陆飞沉吟片刻,道:“朕与辽国为敌,便不怕与辽人结下血仇。但我朝与汉家后世,不仅只与契丹人来往。我朝攻伐难免杀戮,旨在为自家子民谋利,无可厚非;但宣扬屠|杀灭|族,不仅会被周遭各族惧怕,汉家更会被妖|魔化,难以洗清;而以仁厚姿态面世,更易亲和诸国,受人崇拜。强弱不在叫嚣,在乎实力。”

    周薇目光明亮,若有所思地点头,又问道:“皇上近日在忙甚么大事?”

    陆飞当然不会说:我在忙着改朝换代。他沉吟片刻道:“西北、幽云暂时平静,朕是该腾出手来好好教训一下敢对我朝无礼甚重的南越小邦了。”

    周薇有些心疼道:“皇上又要出国门打仗哩?”

    陆飞玩世不恭地道:“世界很大,朕想去走走。”

    周薇忍不住笑道:“皇上好气魄,竟把打仗当成了游山玩水一般洒脱。”

    陆飞摇头道:“非也非也,朕苦中作乐而已,哈哈!”

    周薇深晓其心,抿嘴一笑。

    这世上的女子,恐怕只有周薇还能听明白陆飞在说甚么。

    陆飞虽登基为帝,但他发现治理国家并非易事……或许一般的皇帝只需照传统的经验来做便是。但他独立思考法子,却甚是复杂,连古代哲学都得想办法去理解。最起码得知道各种学说究竟说的是甚么,否则恐怕只能被士大夫们忽悠了,反正皇帝自己也不懂。

    

    几年内,陆飞的大圣王朝政权在原宋国的基础上扩张了几倍。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从汴京到地方支持改国号的人不计其数,时机已经成熟。在诸臣强求之下,陆飞昭告天下,大圣王朝王朝落幕,自诏令颁布之日起,改国号为:大圣王朝;

    改元天圣。

    建国取年号,与继承皇位改年号的情况不同,现在下诏之日即为天圣元年。

    大朝颁诏,君臣又每日商议新建太庙、礼制,十分繁忙,朝中大臣及外将诸侯多为陆飞提拔过的,这次建国改元几乎没有阻力。

    ……陆飞在一张案前坐下来,从怀里掏出一叠卷宗,再度审视即将到来的兵制革新。这是他和几个枢密院大臣、内阁辅政一起设计的方案,明日一早就要拿到议事殿去与诸将商议。

    立国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陆飞整天都在想这事,已经思考了无数遍。

    此事就一个目标:给爵位和丰厚俸禄,买兵权。希望与诸将达成一致。

    因为国库没有那么多土地和钱,无法一次性奖赏、“购买”禁军兵权,所以陆飞君臣的方案是:将好处平摊到以后的朝廷支出。

    首先,给禁军所有中级以上的武将进封爵位,公、侯、伯三等,统称大圣王朝贵族。

    开国新封的贵族,有朝廷给予的实质好处。

    好处最大的是六位公爵:杨延昭、铁捶、曹克明、呼延赞、张江、罗成。分别是定国公、镇国公、辅国公、靖国公、成国公、护国公。

    这六个国公,爵位世袭罔替,只要大圣王朝一日存在,他们的后代长子就能一直继承爵位。在台面的说法是“开国功臣与皇室同享天下”。

    除了六位公爵,依次还有八位侯爵,所赐爵之人大多都是在禁军中任要职之人。

    ……但爵位不是白给的,朝廷将收回所有兵权,进行兵制改革。这些中级以上的武将兵权,将被全部收回。

    陆飞仿后世的明制,改革军制,建五军都督府。

    枢密院掌握调兵权,兵部掌军饷钱粮,五军都督府掌统兵权,军器监掌甲胄、兵器、火器、战马的存放和管制。

    ……如此一来,没有战争时,实际上军队最大的单位便是五百人指挥,统军指挥使还不能调动军队,不能发放军饷军需,不能掌握武器。

    下一步,朝廷还会对边军进行类似的变革,除主将的决策权外,四个直属朝廷的司取代主将的兵权。

    ……陆飞前期试探过武将们的态度,似乎没有甚么不满。因为除了兵权之外,新的兵制下,他们得到的好处实在远远大于以往;之前的武将只有不多的一点俸禄,或是等着皇帝赏赐,实际利益很少,也没有长久的承诺。

    兵权的作用除了获得实际利益和地位,便是可以造反!如果不要好处,却向皇帝要兵权,他想干甚么?

    这套兵制一旦施行,时间一长势必造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情况,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但因为细分兵权,要调动军队打仗牵涉甚广,突然起兵造反几乎不可能,便保障了皇权不受内部武力的反噬,增加了安全性。

    诸臣都认为在幽云关键地盘收回来后,举国的大战可能不大了。利、弊不能兼顾,在此时的大势下,采用稳固政|权的策略更合时宜。

    而且能让陆飞下定决心的原因有二:其一,目前的禁军武将和士卒经过多年的战争,就算临时让某个武将带兵,也能获取士卒的信任,因为从皇帝和大将都在武夫里很有名。至少在这一批人里,兵制的变化对战力影响不会太大。

    其二,火器的问世,组织形式和战术会逐渐发生变化。

    

    陆飞实行兵制革新的初衷,是用几个衙门监督、分散武将的权力;但负责训练、带兵作战的决策仍旧是武将……这也是他要想要以火器、骑兵战术为核心,进行军事组织改变的设想。
    第(1/3)页